国企为什么“近亲繁殖”严重?
据中纪委网站消息,去年底,中央第四巡视组对中国工商银行党委进行了巡视。近日,巡视组公布巡视整改情况,提到该行存在“近亲繁殖”问题,近三成干部配偶子女在系统内工作。 银行,包括国有五大行在内,存在比较突出的近亲繁殖现象,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人们在现实中也能感知一二。中纪委将银行近亲繁殖状况量化地告诉了人们——比30%还多一点。 这固然不排除家庭的耳濡目染,银行子弟对银行业务要精通一些,甚至基因里就有做银行业务的天分,即便不走后门进人,或是搞“萝卜招聘”,银行子弟也可能凭真本事竞争进去,在同样的业务和业绩竞争中也会胜出,进而得到更好的职位和待遇。 但“近亲繁殖”成风,领导干部在自己权力范围进人唯亲、任人唯亲。而这个现象何止在国有银行存在,在一些央企、国企里都比较突出。去年6月,中央巡视组对26家央企进行专项巡视,在报告巡视反馈情况时,提到多家央企被指出在选人用人方面存在“近亲繁殖”、“带病上岗”等问题。 国企为什么近亲繁殖严重?这有历史成因,也有现实问题。从历史来看,过去的国企都是按战线、系统来划分的,带有浓厚的战时应备特色,这些战线和系统自成一体,相对封闭,系统里有从幼儿园到中学到大学的教育,从生到死的医疗保障,很多事情可以系统内部解决,很自然地,在招收员工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一些针对职工子女的“土”政策和倾斜办法,有的只作“内部消化”。 比如银行系统子弟,会更多地进入银行学校学习,就业按“专业对口”要求,会更多进入银行工作。没有如此家庭背景的,一者基础较差,二者读出来没有关系也难进这些待遇较好的系统,银行子弟多能优胜。 甚至过去在农、林、水、地矿系统,还存在“顶替”(顶名代替)这一工作分配模式,父亲或母亲退休后可招收其一名子女进入该单位工作,这是计划经济的产物。 到了市场经济时代,一些央企、国企“近亲繁殖”特色,一部分是历史的制度性安排造成的,而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对央企、国企领导权力监督不力。 央企、国企不同于行政机关,行政机关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虽然也存在近亲繁殖,但相对容易受到监督,尤其是进行“公考”、“国考”之后,“逢进必考”,虽然存在各种“萝卜招聘”,但近亲繁殖的难度大大增加。 可是央企、国企不同,它不是行政机关,是企业,企业领导人有较大的经营决策和录人用人权,加之央企、国企的产权虚置,作为名义上的股东,民众实质上很难监督国企领导干部,国企几乎成了国企领导的“独立王国”,有非常大的自主权,这为央企、国企“近亲繁殖”提供了土壤。 因而国企“近亲繁殖”的痼疾之所以久治难愈,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国企市场化程度不高。国企改革,只有加快资本融合,推进现代企业化治理,企业才能任人唯才,从而解决“近亲繁殖”。 ![]() (编辑:东莞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来源网站或作者个人观点,与东莞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侵权联系后立即处理,在线联系QQ:94083,邮箱:admin@dongguan.gd.cn
-
当“黄牛”碰上“限高人员”,当“贪欲...[详细]
-
▲资料图。图源新京报网。 “游客参观汶...[详细]
-
▲北京针对公共卫生领域法规短板与缺项...[详细]
-
张涛 “无理由退房”是近几年一些房地产...[详细]
-
张淳艺 不少电商平台均有短信推送商业广...[详细]
-
▲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性活动,在当前疫...[详细]
-
▲冯峰在个人微博对此事的回应。图源微...[详细]
-
时本 近日,陕西白水县林皋镇郭某在白水...[详细]
-
郑桂灵 小姐姐、小哥哥、油腻大叔、中年...[详细]
-
恶意支付是典型损人不利己的报复行为,...[详细]
-
▲云南执法部门批网红卖299双人游。 直播...[详细]
-
这两天,一段“支教老师校内连着踹倒...[详细]
-
听闻自家孩子受了欺负家长难免心疼又气...[详细]
-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和平与发展已...[详细]
-
粤港澳大湾区,是一片5.6万平方公里、涵...[详细]
-
制图/乔雨 9月25日,市委十四届十一次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