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媒体:从线下到线上,消费者维权之战要天天打
万众瞩目的央视3·15晚会如期举行。屏幕前的广大观众,最关心的就是今年又曝光了哪些不为人知的消费陷阱,好让自己以后能避开那些“坑”。 然而和往年晚会相比,今年的...
-
【社论】让消费者权益保护天天“在线”
又到“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再次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如今,这个老话题有了新特征。2020年,中国经济运行稳步复苏、互联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消费者的选择从线...
-
-
荒唐声明不得人心,粗暴干预注定徒劳
新华社记者 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刚刚高票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完善香港特别行政区选举制度的决定》,七国集团就发表声明,对这一举措指手画脚、说三道四。这份...
-
百香果女孩案:适时启动司法救助推进实质正义
百香果女孩案的凶手杨光毅伏法了。不过,案件还没有尘埃落定。最新的消息是,凶手杨光毅对受害女孩及家属退赃已全部执行完毕,家属获赔32元。 32元并不是赔偿金 32...
-
强化消费者权益保护,为内循环“消堵”
▲保护消费者权益,也是保护消费市场。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 法国思想家居伊·德波说:现代社会的消费景观是,卖的不是牛排,而是牛排的滋滋声。刨除其形而上内涵,...
-
“赘婿”婚介所走红,但别忘记理想中爱情的样子
原标题:“赘婿”婚介所走红,但别忘记理想中爱情的样子 我们今天调侃着赘婿,当然是心态轻松的,但也可能出现这样的情况:在集体无意识的娱乐里,婚姻里的地位平等、独立...
-
推行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切实降低物流成本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2021年要全面推广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那么,未来的高速通行费用是涨是降?公众自然关切。 所谓“高速公路差异化收费”,是指按照区域、时段...
-
-
强制“每天户外两小时”:防学生近视该出“硬招”
■ 来论 “每天户外两小时”,开启了正常化学习生活模式,也是一种“好的教育”。 3月11日,两则关于“防近视”的消息引人关注: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
阅读排行榜
栏目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