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镇十大民生实事出炉

▲黄江镇中心区新貌 黄江供图

民之所盼,政之所向。为加快“幸福美丽黄江”建设,黄江镇委镇政府按照“群众提、代表定、政府办”的要求,在精心部署、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黄江镇2020年12个民生实事候选项目。近日,在黄江镇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十次会议上,经镇人大票决后,最终确认了十个2020年黄江镇民生实事项目入选名单。项目敲定后,将交由镇政府相关部门组织实施,并接受人大监督和社会监督,确保做到监管有效、督查有力,高标准、高质量兑现政府承诺。

票决出十大民生实事

十大民生实事是黄江镇委、镇政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持续提高黄江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重大举措。

本次十大民生实事包括:实施“门户节点”提升工程、推进“公园城市”建设、全面开展“环保大作战”行动、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示范区、规范物业管理、建设田美活力街区、持续推进“厕所革命”、打造靓丽“街头小景”和实施医疗卫生水平提升工程。

在实施“门户节点”提升工程方面,黄江对黄江北路至常平出入口、西进路至大朗出入口、清龙路至塘厦出入口等城市门户节点进行系统化提升改造;推进“公园城市”建设方面,黄江将全面优化黄牛埔、大屏嶂等大型森林公园停车位、公共厕所、公共艺术等配套设施,推进田美社区公园和刁朗榕树头公园建设,提升梅塘烈士公园系统景观,实施胜前岗荔枝公园改造,打造“一村一公园”,全面推进“城市公园”建设;黄江还全面开展“环保大作战”行动,依托九大治水小组实施大兵团作战,全力推进茅洲河共和村、东引运河樟村国考断面达标任务,开展入河排污口溯源整治工作、开展“一河两岸”环境整治、推进工厂企业、公共建筑雨污分流工作以及铁腕整治涉嫌环境违法企业。

三大民生实事已大部分完成

记者了解到,目前,黄江镇已大部分完成创建特色精品示范村、建设食品安全智慧监管示范区以及打造靓丽“街头小景”三大民生实事。其中,黄江以梅塘社区田心村、田美社区板湖村为基础,按照科学规划村庄建设、提升村容村貌、提升乡风文明要求,着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通过“红色故里 美丽田心”形象为引领,以生态水库为基础,以特色文化为内涵,以高新产业为载体,将田心村打造为集生态旅游、宜居乡村、高新产业、特色文化四位一体的临深特色精品村。此外,围绕“幸福田美 宜居社区”目标,对聚富路、盛业路、莞樟公路黄江段实施景观提升工程,打造三条景观大道。形成田美广场、文化公园、梁氏宗祠、缅怀园等相协调的文明长廊,打造板湖精品示范村。

同时,黄江坚持“建样板强示范”原则,将“互联网+明厨亮灶”从学校食堂拓展至有条件的企业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和规模以上餐饮服务经营单位,变可视为可知,以技防替人防,全面打造“阳光食堂”。

在“街头小景”方面,黄江以打造色彩缤纷、环境靓丽的城市景观新风貌为目标,对黄江广场、江北路政府侧、西环路与莞樟路交叉口等17个节点绿化带进行系统升级,打造靓丽街头小景。对绿化带、渠化岛添加生态元素,种植时花植物,增强景观带层次感和观赏性。结合文明城镇创建要求,在全镇主干道显著位置安装共11处“精神堡垒”,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黄江新时代风尚。

切实提高便民服务水

黄江全面落实“双备案”制度,对镇内25家物业服务企业和所有物业服务从业人员进行建档备案,实行一企一人一档案,准确掌握物业服务企业经营动态和工作人员基本情况。按照投资计划,完成田美社区板湖村1-6街区道路沥青铺设、路面及停车位划线、路缘石和人行道铺装提升等工作,完善过街系统,解决车辆违停拥堵问题,打造田美活力街区。

在提高便民服务水平以及提升社区公共卫生医疗载体服务水平方面,黄江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为导向,坚持全镇公共厕所“升级提档、设备完善、环境整洁”全覆盖目标,全面完善公共洗手间等公共基础设施服务,提升便民服务水平。至少建成1座星级示范公厕,改造14座普通公共厕所。

最后,黄江推动东莞市妇幼保健院与黄江医院建成医疗联合体,打造区域性妇女儿童健康保障重地。推进黄江医院基建修缮、医疗废水处理、信息化建设、医疗设备、疾控应急救助等工程项目,科学建立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传染病防控管理机制,显著改善综合医疗卫生水平和提升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应对能力。

按照投资计划,黄江将高效整合资源,对各卫生服务站进行业务用房改扩建,打造“十五分钟医疗圈”,全面提升社区公共卫生医疗载体服务水平。

记者 甘劼伟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