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行动队在寮步镇塘边综合市场检查档口售卖的湿米粉 记者 陈栋 摄
10月19日中午,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最后一名伤者,经多日救治无效,不幸去世。至此,黑龙江鸡西酸汤子中毒事件的9名中毒者全部去世,实在是令人痛心!
东莞市场里售卖的湿米粉是否安全?生产、加工、经营环节的湿米粉是否存在安全隐患?
为进一步加强对湿粉类食品的监管,保障广大市民的食品安全,广东省“湿粉统一查”集中行动已于昨日开始开展,东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集中力量在全市范围内同步开启了“湿粉统一查”行动。
据了解,“湿粉统一查”行动将持续三个月,后续每个月的第一个工作日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统一查行动。

▲行动队在嘉荣超市寮步店检查冷柜销售的湿米粉 记者 陈栋 摄
/ 现场直击 /
镜头1:寮步镇塘边综合市场
档口显著位置无公示牌
10月20日,记者跟随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的行动队来到了寮步镇塘边综合市场。这家综合市场里一共有四家售卖湿米粉的档口。
行动队首先查看了档口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和经营项目,是否有销售散装湿粉类食品的销售项目;然后查看了现场销售和贮存湿米粉的场所环境是否卫生清洁,是否做到离墙离地,是否有良好的通风、排气装置,保持空气清新无异味,有没有被日光直接照射;有没有与水产品区域分开,以防止交叉污染。
行动队检查发现,这四家湿米粉档口的经营条件都符合标准,但部分散装湿米粉打开给顾客选购后,未能及时封口;未在档口显著位置用公示牌或标示牌标明食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以及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事项。
接下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寮步分局将协调市场管理者对市场内湿米粉档口经营条件进行整改。
镜头2:嘉荣超市寮步店
标签标识不规范需整改
行动队第二站来到了嘉荣超市寮步店。当时正值工作日上午,超市内没有太多顾客,仅有寥寥数盒湿粉类食品在售,包含米粉、河粉、珍珠粉等市民常吃的湿米粉种类,与松糕、豆腐等食品摆放在同一冷藏柜中。
现场执法人员发现,超市售卖的湿米粉外包装上的标签标识不够规范,如标签上仅标注了过秤日期和保质日期,没有标注生产日期。货架上张贴的湿粉类食品的标签上,虽然标注了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但生产日期没有精确到几时几分。
随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寮步分局的执法人员责令该超市严格按照相关规定进行整改。
/ 从严打击 /
无证经营一律予以取缔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少华透露,湿粉类食品是全市第一大食品安全风险产品。在高温潮湿天气下,湿粉类食品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从而易引发食用者中毒,严重危害市民的健康和安全。目前,市市场监管局已印发了一份《关于转发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全省“湿粉统一查”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将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专项行动,严格监督检查,进一步督促湿粉类食品生产经营者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加大风险隐患排查力度,消除食品安全风险,防范食物中毒事件发生。
《通知》明确,为有效规范湿粉类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坚持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消除安全隐患,市场监管部门在日常监管和“湿粉统一查”行动中,对这六种情况将严格执法:凡无证生产(含小作坊)、无证经营(含经营商、分销商)湿粉类食品的,一律予以取缔;凡生产非密封包装湿粉类食品的,一律停产整顿;凡经营非密封包装湿粉类产品,一律责令现场销毁;凡未配备冷藏设施的湿粉类食品经营单位,一律责令停止经营;凡生产经营无生产日期、虚假标示生产日期、超保质期湿粉类食品的,一律立案查处;凡非法添加、滥用添加剂的,一律依法从严查处,直至吊销许可证。
/ 消费提醒 /
严禁食用超保质期湿米粉 慎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p#分页标题#e#
吃湿米粉中毒,是湿米粉的错吗?其实不然。真正的黑手是米酵菌酸毒素。
不仅仅是湿米粉,其实在高温潮湿的天气里,湿米粉、银耳和木耳等食品都容易受椰毒假单胞菌污染而产生米酵菌酸毒素。椰毒假单胞菌在自然界普遍存在,米粉、肠粉、河粉、濑粉等湿米粉未及时冷藏保存或超过保质期,被人食用引发米酵菌酸毒素中毒的风险就大得多。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提醒,提醒广大消费者严禁食用超保质期湿米粉等食品,慎防米酵菌酸毒素中毒。
选购湿米粉一定要查看保质期
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在选购湿米粉等食品时要选择正规渠道,要认真阅读产品标签,留意产品感官性状和保质期。在选购河粉、肠粉(卷粉)、陈村粉、粿条、米线(米粉)、濑粉等湿米粉,尤其是散装销售的,要现场查看产品原包装上的生产日期、保质期、储存条件是否符合包装标示要求。不要选购超过24小时的湿米粉产品。
不能食用隔天泡制的银耳木耳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湿米粉、银耳、木耳等食品一旦储存不当受到污染产生了米酵菌酸毒素,加热烹制也无法消除,食用后仍可引起中毒。湿米粉要冷藏储存且应在当天食用完。
泡发木耳、银耳前应检查其感官性状,发现受潮变质的不应食用;泡发木耳、银耳时间不宜过长,泡发后应及时加工食用;不能食用隔天泡制加工的银耳、木耳及其制品;不要采食鲜银耳或鲜木耳,特别是已变质的鲜银耳或鲜木耳。
出现可疑症状应立即就诊
米酵菌酸毒素引起的中毒发病急,潜伏期一般为30分钟至12小时,少数为1至2天。主要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轻微腹泻、头晕、全身无力。重者出现黄疸、肝肿大、皮下出血、呕血、血尿、少尿、意识不清、烦躁不安、惊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无发热。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如果怀疑发生疑似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可疑食品,尽快催吐,排出胃内容物,以减少毒素的吸收和对机体的损伤,并及时送医院救治,对症治疗。
记者 冯欢 实习生 潘方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