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沙生态公园首次发现大规模的猛禽活动。图为黑冠鹃隼 受访者供图
10月17日上午7时许,数十只黑冠鹃隼、凤头蜂鹰掠过同沙生态公园牛山溪湿地上空。当日上午10时许,又有一支黑冠鹃隼、凤头蜂鹰“队伍”掠过同沙生态公园高空。这支猛禽“方阵”中,还包括了燕隼、黑鸢、蛇雕等。它们的雄姿被几名东莞市观鸟协会会员摄入镜头,这也是在同沙生态公园首次发现大规模的猛禽活动。
昨日,同沙生态公园有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猛禽“方阵”的发现,并表示,同沙生态公园封山育林20多年,迎来了猛禽的“青睐”。
现象
一些猛禽已经以同沙为家
记者昨日采访了拍摄到猛禽“方阵”的爱鸟人士、东莞市观鸟协会副会长阮先生。他告诉记者,他每年都会在秋冬季节观察候鸟南迁避寒的活动,以前也曾在同沙生态公园发现过猛禽,但今年发现的最多。猛禽与一般的鸟类不一样,对生态环境与食物的要求都很高。这次他和伙伴发现的猛禽“方阵”中,有的猛禽属于留鸟,已经以同沙生态公园为家了。有的属于南迁避寒途经的候鸟,下一站是海南岛等地。
阮先生认为,这次猛禽“方阵”的发现,说明同沙生态公园除了拥有优质的生态环境,还拥有比较完整的动物食物链,能够给猛禽提供美食。例如,凤头蜂鹰喜欢吃野蜂,蛇雕喜欢吃蛇、老鼠等。
建议
统计猛禽品种与规模
阮先生把同沙生态公园与广西北海冠头岭作了对比。北海冠头岭是猛禽迁徙的通道,每年10月份会有很多不同种类的猛禽在冠头岭上空飞翔,甚至可以看到鹰柱。北海政府部门组织专业人士对猛禽作了观测与统计,基本掌握了猛禽在北海的规模与迁徙通道。
阮先生建议同沙生态公园参考北海的做法,对猛禽的活动与迁徙,作详细的统计与分析。
回应
将建设鸟类保护科普基地
对于阮先生及其同伴的发现,同沙生态公园有关负责人表示,同沙生态公园封山育林20多年,并清理了湿地环境,保护了湿地资源,新种了大批结果树种,为鸟类提供食物,因此,鸟类品种与数量越来越多。其中,牛山溪湿地面积几百亩,湿地食物链比较完整,早已是各种鸟类的家园。
这次发现猛禽迁徙“方阵”,是同沙生态公园环境越来越好的反映。为了进一步保护各种鸟类,同沙生态公园计划建一个鸟类保护科普基地,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鼓励更多市民投入到保护生态环境行动中。
知多D
猛禽介绍
黑冠鹃隼,为鹰科鹃隼属的鸟类,是一种中型猛禽,以昆虫、蜥蜴、蝙蝠、鼠类、蛙等小型脊椎动物为食。
凤头蜂鹰,属中型猛禽,喜欢吃野蜂、蜂蜜、蜂巢。
黑鸢,属中型猛禽,喜欢吃蛇、鼠类、蛙、野兔等。
记者 叶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