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一年,东莞在空气污染防治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

当前,东莞迎来“三区”叠加的重大历史机遇。但是,与大湾区建设的要求相比,与广州、深圳、香港等周边城市相比,东莞的城市品质还存在较大差距。东莞市委市政府准确“把脉”,提出实施城市品质提升工程,加快形成与国际一流湾区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格局。

城市的品质跟环境息息相关,污染防治问题是东莞近年来“恶补”的短板之一,过去一年,东莞在空气污染防治交出了一份合格的成绩单。

image.png

东莞全面打响蓝天保卫战后,将涉VOCs企业纳入重点监管与治理范畴,并实施“销号式”整治策略。厚街的东莞三星视界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重点监管企业,为了继续减少该公司的VOCs排放量,市环境生态局邀请专家进驻企业提供技术指导,帮助企业列出整治清单和策略。该公司结合专家的建议,调整了治理方法,采用当时先进的沸石转轮吸附+催化燃烧技术。

image.png

东莞三星视界有限公司环境管理工作人员李晓育:“现在VOCs的数值法规基准为30毫克每立方。我们的基准是是一毫克以下,远低于这个标准。通过进一步改善后,我们的数值已降至0.05~0.07毫克每立方。”

三星视界是东莞涉VOCs企业实施“销号式”整治的缩影。截至10月23日,省、市规定的2273家实施“销号式”整治企业中,有1938家已完成销号,企业排放的污染物持续减少。

此外,空气质量的改善,汽车电动化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去年底,东莞实现公交车100%纯电动化,提前1年实现了省的蓝天保卫战相关工作目标。截至2020年10月,累计投放运营纯电动公交车6330辆。

image.png

东莞巴士营运部经理陈效棠:“首先,我们会持续优化公交线网,然后研究开通定制公交,为市民提供个性化的定制出行服务,提供绿色出行的分担率。其次,我们会通过客流的分析研究高峰线、区间线、大站快车等多元化的运营模式,加密大客流区域段的班次密度,提升运营效率。“

东莞打响蓝天保卫战以来,围绕能源、产业、交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健全完善“1+N”大气污染治理工作体系,全面推动实施32项蓝天保卫战强化举措,蓝天保卫战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城市品质得到了提升。根据市生态环境局提供的数据显示,2020年1-9月,全市六项主要大气污染物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0.9%,同比上升8.5%。空气质量综合指数3.01,在全国168个重点城市中排第19位,同比改善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