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活动我就来参加,少不了我的!”广东省东莞市中堂镇潢涌村村民苏银彩兴高采烈地说,73岁的她正在参加长者千层糕烹饪课堂。上兴趣班、做志愿者、参加村集体活动这些都有积分,可以换礼品,甚至可以奖励公办学校的学位……在有着“世界工厂”称号的东莞的农村里,文明小积分正在改变乡村的模样。

▲潢涌小学放学时,不少村民组成的志愿者团队在校门口守护学生安全。
东莞是全球知名的制造业基地。东莞市潢涌村以造纸作为支柱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潢涌村逐渐富裕起来。随着钱袋子“鼓”起来,群众对乡村生活也有了更高的追求。
2019年,村里建起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平时,实践站里会根据不同人群需求,有针对性地策划活动,如面向妇女的插画、瑜伽课,面向长者的糕点制作课、义诊活动,面向身体障碍人士的入户关怀等。
潢涌村社工梁其顺说,除了策划主题活动之外,社工们也会征求群众意见,开设相关活动。“有个村民悄悄和我说想学插花,因为她很羡慕城里人把家里布置得这么漂亮,我们就开展了插花课程。”
梁其顺说,这些招募活动都是发在微信群中,往往不到十分钟就报满了,群众热情特别高。
苏银彩来学习并不是一时兴起。“以前过节总是在打麻将,现在学做蛋糕、跳广场舞、打太极,生活变得有趣,我觉得自己都变年轻了。”

▲潢涌小学操场
更有意思的是,参加这些活动都能获得文明积分,可以换取相应的礼品,外来务工人员还可以凭文明积分获得公办学校的学位。
潢涌村党工委书记黎锡康介绍说,潢涌村建立文明行为积分平台,引导村民、外来务工人员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实践活动、文明宣传等方式获取积分。参与者可按积分兑换奖品,积分前五名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可获得潢涌小学或中堂镇第二幼儿园入学名额一个。实施以来,村里有460人获得了文明积分奖励,3名外来务工人员通过文明积分实现了子女入读公办学校。
虽然只是洗衣液、篮球、电饭煲这些小小的礼品,却调动起潢涌村全民参与文明建设的积极性。目前,潢涌村成立了爱心帮扶、居家养老、流动人口等13支志愿服务队,志愿者1200多名,广泛开展文明实践与志愿服务活动。
梁其顺认为,这些活动能引导群众将爱护环境、热心公益、移风易俗等文明行为融入日常生活,逐渐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
中堂镇镇委委员黎锡浩说:“文明行为积分的平台让统计更加科学、透明、高效,群众文明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参与度更高。”
截至目前,中堂镇已经开展2300多场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互动性强的文明实践活动,服务群众40多万人次,“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进一步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