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18日)上午,由东莞市档案馆编纂的《东莞明伦堂档案(第一辑)》赠书仪式在东莞图书馆举行。《东莞明伦堂档案》的出版,对于研究中国近现代珠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于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研究深度,推动东莞乃至大湾区近现代史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第一辑共收集各类档案5098件
据了解,今年9月,《东莞明伦堂档案(第一辑)》共50册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东莞明伦堂是晚清至民国时期东莞最重要的地方组织之一,对东莞近代地方社会具有重要影响。东莞市档案馆现藏有东莞明伦堂档案共549卷,共12417件,时间自1838年至1949年,内容涉及组织人事、沙田财务、教育医疗、水利交通等方面。为了尽量保持档案收藏的原貌,本书按照东莞市档案馆馆藏档案号次序原件影印出版。第一辑共收集各类档案5098件,档案种类丰富,形态多样,包括合同、条约、信函、公牍、章程、账册账单、报表、电报等凡十余种。

2017年被列入国家档案局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
东莞市档案馆非常重视明伦堂档案的整理研究。2017年,明伦堂档案列入国家档案局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东莞市档案馆对明伦堂档案开展了规范化整理编目与数字化扫描工作,并根据档案文件的形态、主要内容、涉及人物等进行自拟定名,使每一件档案都可以比较直观地让读者了解其主题。
2018年7月,召开了“东莞明伦堂档案学术研讨会”。2019年,为满足学界对明伦堂档案研究需要,东莞市档案馆进行了出版准备工作,与广东省人民出版社合作,对所有档案文件进行了严密的考订,完成了初步整理,后续将陆续出版。

地方特色鲜明 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东莞明伦堂具有鲜明独特的东莞地方历史特色,其档案对研究近现代东莞乃至珠三角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变迁,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中国档案学会理事长段东升认为,开发研究明伦堂档案,对丰富东莞文化历史内涵,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志伟认为,东莞明伦堂组织发展成为类政府或准政府角色,隐含了中国的传统国家到现代国家转变的原理,要了解中国传统的封建王朝向现代国家转变的历史渊源和发生机制,东莞明伦堂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由此,明伦堂档案的历史价值尤为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