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朗巷头小学被认定为市品牌学校

■学生正在认真体验创e学习的乐趣

近日,东莞市教育局举行第二批品牌学校暨第三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发布仪式,发布了东莞市第二批品牌学校和第三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名单。据了解,东莞市第二批品牌学校共有30间学校,大朗镇巷头小学位列其中。此前,大朗镇中心小学已经被认定为东莞市第一批品牌学校。另外,此次发布会还公布了东莞市第三批品牌学校培育对象名单,共有60间学校入选,大朗实验小学、大朗中学、大朗第一中学榜上有名。

据了解,巷头小学多年来坚持塑造创e教育品牌,运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创造乡镇小学新内涵,让儿童更多地享受学习与创造的乐趣,用创e教育呈现面向未来的乡镇小学新样态。该校通过推行新优质激潜慧童工程,彰显“立本朗行”的办学理念,进行优质学生形象设计,培育尚德行、乐学习、善思考、慧创新、强体魄,初步具有全媒体素养的未来社会创e人。运用互联网等新兴技术,让孩子们享受教育的乐趣,把学校建设成为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创e教育”品牌学校。



■巷头小学全景

先利其器

设施设备处于省市领先水平

自1929年建校以来,大朗镇巷头小学已经跨过了91年办学春秋。“基于新时代教育内涵发展的现实需要,为了更好地对接东莞区域教育改革的特色主张,学校决定以‘老校新办创特色,立本朗行树品牌’为办学思路,通过深入探讨,多方论证,集思广益,决定全力打造‘创e教育’的学校品牌。”巷头小学校长叶艳兰告诉记者,借力“互联网+教育”背景,该校开始走“教育与科技同行”的内涵发展之路,以“教育信息化”为突破口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提升,重新定义小学教育新内涵。

在“创e教育”品牌理念体系中,所谓“e”,一方面是互联网等新兴技术的代指,指学校的特色品牌建设既以信息化等新兴技术为手段,又着重培养师生的信息化能力与思维;另一方面是指英文单词enjoy的第一个字母,寓意学习有着其自身的乐趣,指学校的特色品牌建设遵循认知规律,将师生在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体验与感知放在重要位置。“还有最重要的一层寓意,它的谐音是‘意’,寓意有创意,我们学校品牌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努力给每一位师生带来有创意的学习与生活。”叶艳兰笑言。

何谓“创e教育”,叶艳兰给记者作出了更加专业的解读。即以教育教学信息化为突破口,注重通过系统、科学、充满乐趣又富有个性的,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的教育教学活动,培养师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和思维,来引导师生做创意之事,育创新之才,求创造之成。“创e教育”可谓是学校“立本朗行”办学理念与互联网+融合的时代产物。

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兴技术为基础,依托各类智能设备及网络,巷头小学多年来积极开展“创e教育”品牌建设。目前该校19个教学班全部安装教学一体机和班级智能电子班务栏;拥有6个班的平板教学设备(学生一人一部平板)、教师人手两台电脑(一台平板、一台台式电脑);学校配置了多功能室、电脑室、网络主控室、自动录播室、音乐室、美术室、队部室、醒狮室等配套功能室共16间,以及机器人创新室、模型活动室、科学创客室、AR创意实验室等创新实验室4间。值得一提的是,所有功能室均配备了教学平台,学校网络、WIFI全覆盖,校园内实现万兆网络到桌面并将互联网出口速率升至千兆,为信息化教学提供了课程设备支持。此外,该校建立了8个教学与管理应用平台,例如翻转课堂应用平台、电子班务栏班级管理平台、教育资源云平台、写字教学平台、钉钉办公软件等。目前,该校的硬件基础完备,设施设备建设处于省市领先水平。



■精彩的创e课堂



■学生正在认真体验创e学习的乐趣

教学创新

构建“创e善学”课程体系

锣愈击愈紧,鼓愈敲愈密、人愈翻愈险、狮愈跳愈高,踢跳翻蹬、立卧滚抖、勇猛憨厚、惊险逗趣的演练,吸引了大家的注意力。由醒狮出洞,到整装待发再到顶天立地、双狮抢球,满载而归,巷头小学醒狮团赢得了来宾的掌声与喝彩。#p#分页标题#e#

醒狮和木偶戏等表演性非遗项目,是巷头小学精心开发的拓展型课程。围绕“塑创e教育品牌,办面向未来的创e学校,培养未来社会的创e人(具有信息技术能力和思维的创新人才)”的发展目标,大朗镇巷头小学探索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创e课程。除了设置了语文、数学等基础性课程,该校还设置了统摄性课程,包括AR\VR科学课程、STEAM课程、创客课程、双线双师课程、学科校本开发课程。此外,巷头小学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和办学理念,设置了涵盖大拇指习惯养成课程、德育特色活动课程、校外研学式课程、巷头文化体验式课程、走班式社团活动课程、萌狮节文化课程等拓展性课程。

“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在特色课程里锻炼动手动脑能力,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改善学习方法,学会认识自我、表达自我、发展自我,努力成长为一个与时俱进的全面发展的创e人。”大队辅导员刘宝富说。据了解,从2005年起,巷头社区和巷头小学共同努力,率先在巷头小学普及醒狮技艺,并成立武术醒狮社团,聘请了具有“两广狮王”“国际金狮王”之称的中山永宁龙狮武术团团长郭谦荣师傅主教至今,此举在全市尚属首例。而大朗木偶戏项目则邀请该非遗项目传承人陈绍初教学。陈绍初从18岁开始学习木偶戏,与木偶戏结缘超过半个世纪,在木偶戏传承和创新上作出了巨大贡献。

坚持“以儿童发展为中心”的课程价值观,通过信息技术环境的打造、技术的运用,巷头小学努力推动课程体系建设的科学化、泛在化、智能化、融合化。在技术手段上,该校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打造“学科课程+微课、慕课、电子书包教学和一体机技术创新运用”的课程实施新路径。从2017年起,该校积极探索大数据课堂模式、借力双线双师开展英语主题学习、引进学科APP,语文、数学、英语、综合学科融合创新模式等,创新了慕课课堂教学。

巷头小学通过国家课程打基础,校本课程育特长,活动课程展风采,致力整合课程,形成了创e特色课程体系。据统计,该校每学期平板常态应用课共计300多节次,逐步建构起基于主题学习的小学语文新课堂模式、基于翻转课堂的小学数学新课堂模式、基于双线双师的小学英语新课堂模式等学科教学新模式,使得学生成长路径日趋多元。

重视科研

建设“创e明师”成长机制

在近期东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第1期骨干教师培训活动教学成果挑战赛中,东莞市第四批小学信息技术学科带头人、巷头小学的老师程马峰所带领的教师队伍过关斩将,一举拿下了冠军。据了解,每场挑战赛分为1分钟自动运行阶段和4分钟手动运行阶段。在自动程序比赛环节中,程马峰编程控制的工程车以独特路线迅速为队友取得弹药支持,让“敌方”吃尽苦头。

东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培训第1期骨干教师培训活动为东莞的人工智能教育的未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程马峰在培训中积极主动学习前沿的人工智能知识,为学校培养出能遵循信息化学习的文明规划、能运用信息化手段主动自学、能在信息化环境下与他人积极互动、能借助信息化技术探索与解决相关的学习问题、能在信息化环境下发展与展示自己的兴趣与特长、能在创e学习中尝试创新并有所呈现的“六能”创e人打下坚实基础。

为了培养创e型教师,巷头小学推进信息技术与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从融合应用到创新应用转变,探索基于翻转课堂的基础上泛在、灵动、智能的教育教学应用模式。此外,推动教育信息化学习共同体和学科建设和交叉学科建设,探索基于平台的区域教研模式。教师专业化发展水平不断地提升,德艺双馨的专业化教师团队正在形成。截至2020年,该校共有52名教师,市学科带头人3人,市教学能手10人,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1人,镇学科带头人12人,镇教学能手7人。学校数学、英语、信息技术教研组均被评为东莞市先进学科教研组。

该校历来重视教育科研工作,以课题带动教学研究,全校科研气氛浓厚。2015年,巷头小学课题《“互联网+”背景下乡镇小学“5N”教育信息化的实践研究》入选东莞市第二批精品课题。三年来,学校抓住课题研究项目,从科技环境新体验、学生学习新方式、学校管理新策略、课程建设新体系、课堂教学新模式等展开实践研究。在研究中,巷头小学延伸了众多全国、省、市、镇立项课题。

“2009年至2019年期间,我们学校镇级立项课题14个,市级立项课题14项,省级立项课题3项,国家级立项课题2项。”叶艳兰说。2017年,课题《基于资源服务体系的小学学科微课教学模式研究》入选全国教育信息技术研究课题《国家数字教育资源公共服务体系的应用模式创新与规模化推广策略研究》的子课题。近三年,巷头小学获奖论文市级以上26篇,镇级29篇,发表各级报刊、论文10篇。每年教师慕课、微课、课例、论文、教学设计等个人获奖、称号近200人次。

特长培养

实施“创e慧童”工程

巷头小学聚焦“创e教育”品牌,在国家课程和学科教学之外,主要以五大策略促进学生在全面规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个性提升和特长发展,培育五育并举的“五本六能九个一”未来社会“创e人”。

“5”即“学生综合素养五本”,包括德、智、体、美、劳;“6”即“学生信息技术素养六能”,能自觉遵守信息化环境下的文明规范,正确地评价、甄别信息,借助信息技术探索和解决相关的学习问题,在信息化环境下发展和展示自己的兴趣与特长,具备符合信息时代的国际视野和理解能力,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实现特定目标。“9”即学生学科素养培育侧重“九个一”量化,有一颗善良友爱之心、写一手好字、掌握一种思维方法、说一口流利的英语、懂得1到2项体育技能、学会1到2种艺术技能、有一项得意的小发明、深入研究一项毛织主题、熟练应用1到2种电脑软件。

其中“五本”是对应五育并举要求下学生综合素养的校本化表达,“六能”是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呼应学校“创e”品牌建设和培育目标对学生信息技术素养的要求,“九个一”是学生学科素养侧重的量化要求。#p#分页标题#e#

此外,巷头小学通过对信息技术软硬件的科学应用,开发和完善促进学生学科素养和关键能力发展的“346创e课堂”。“3”即在课堂教学流程上抓好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拓展学习;“4”即在课堂教学目标上大力培养学生的认知、合作、创新、职业能力;“6”即在课堂教学的要素上切实做到六个要:一要让学生有先学的行为,二要教给学生行而有效的学习方法,三要有活跃思维的有效对话,四要有充满童趣的学科活动,五要有主题明确的小组分享,六要有现代媒体的手段。

“346创e课堂”培养学生使用省市建设的网络学习空间。鼓励学生开设个性化网络学习空间,让学生根据兴趣加入专业学习社群,如喜欢3D创作的学生,可在3Done青少年三维创意社区中交流,发布自己的作品,欣赏他人作品。

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路径和体系日渐完善,学生综合能力,尤其是信息技术能力不断提升。每年师生参赛获奖近500人次,取得优异的成绩。2015年该校接受央馆互联创未来项目专家测评,师生的微课应用、课前学习、优化教学形式、个性化学习、教学信息管理、过程性评价等均高于项目学校均值。

作为一所普通乡镇小学,巷头小学聚焦信息技术,被评为“全国教育信息化试点学校”“全国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培训基地”“央馆互联创未来联盟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巷头小学“创e教育”办学理念体系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接下来,该校将会为建设成为“东莞市中部地区素质教育标杆学校”的办学目标继续坚定前行。

知多D

品牌学校是在现有的特色学校基础上培育起来的一批兼具先进办学理念、鲜明办学特色、内涵发展、办学成效、良好社会口碑的学校。品牌学校培育是东莞教育扩容提质系列工作的一项重点,目的在于整体提升扩大优质教育资源的覆盖面,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

项目自2018年启动,至今已遴选出120所品牌学校培育对象、认定60所品牌学校,涌现出一批办学理念先进、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成效突出、内涵式发展、社会口碑良好的品牌学校,并在实现品牌输出、辐射带动发展方面做出有益探索。此前,大朗镇中心小学已经被认定为东莞市第一批品牌学校。

文/李健武 通讯员 黄伟英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