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品质成色①|东莞大力开展森林公园建设 促进城市生态品质提升

“十三五”期间,东莞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大力开展森林公园、湿地公园建设,促进了城市生态品质提升,城乡居民实实在在地享受到生态建设和保护带来的绿色生态福利,实现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双赢的良好局面。

image.png

走进大屏嶂森林公园,蝉鸣鸟叫,空气清新怡人,在深圳工作的张先生把家安在东莞,闲暇时,他经常和一对双胞胎女儿到森林公园游玩。

张先生:“最吸引我的是优秀的自然资源,像这种山和水很好的结合,我觉得咱们公园的自然资源在周边城市里能排到第一。”

image.png

据了解,大屏嶂森林公园森林覆盖率为95.5%,植物种类有650多种,各类野生动物种类有80多种。  今年,中国林场协会公布“2019年度全国十佳林场”名单,全国获此殊荣的国有林场共36个,其中,东莞市国营大屏嶂林场凭借着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和林场改革发展经验成为我市唯一获奖单位。

近年来,东莞通过大力开展森林公园建设,推进国营林场改革转型升级,走出了一条开发与保护并举、培育与利用齐抓、生态与经济双赢的发展之路,促进生态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释放了生态活力。

image.png

位于谢岗镇的银山湿地公园占地面积约为105公顷,环境优美、鸟语花香。然而改造前这里却是水体黑臭、环境脏乱差。如今,这里已经变成了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场所和进行科普的基地。该湿地公园是我市乡村振兴项目,也是谢岗镇创建水污染示范镇的亮点工程,于2019年年初开工建设。

谢岗镇重点办工程师张柏生:“谢岗镇提出建设打造全域海绵城市的理念,湿地公园是作为海绵城市打造的一个亮点工程。银山湿地公园是西部的一个亮点,我们今年的目标是要把东部也打造成一个湿地公园,做出亮点。”

市林业局总工程师徐正球:“东莞历史上曾经有大批的红树林的分布。这些年我们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比如麻涌沙田,滨海湾片区现在都有一些红树林在分布,虽然面积不大,但也开始有鸟类过来栖息,生态系统也在恢复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目前,全市共建立森林公园21个、湿地公园25个、自然保护区6个,森林小镇11个,森林公园年迎客逾2500万人次。

image.png

“十三五”期间,我市建成一批特色旅游景点、珍稀植物园、科普园等生态文化基地。优美的生态环境还带动了森林旅游业、酒店业、房地产业、农家乐、地方特色产业等产业链的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东莞城市品位和城市竞争力,为城市旅游发展、人居环境改善、招商引资等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巨大空间,接下来,市林业部门将从完善森林文化基础设施、搭建森林文化传播平台、开发东莞特色森林生态旅游、构建生态经济产业体系等多方面着力,打造全域旅游森林生态品牌,构建森林生态文化体系,更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生态文化的需要,实现人文与自然、传统与当下的和谐交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