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时下,行走在“水清、河畅、堤固、岸绿、景美”风光的横涌二,令游人流连驻足。而美景之中,倾注了万江治水人的智慧与努力。

万江街道拔蛟窝社区地处万江新城市中心区,是一座有着640多年历史的岭南乡村,水乡特色明显,历史源远流长,文化底蕴深厚。2012年,拔蛟窝社区在街道党委、办事处的大力支持下,以正涌河北段两岸景观升级改造为重点,大力开展整治河涌生态环境工作,使社区重现岭南水乡风貌。

美丽的横涌二位于拔蛟窝社区的中心位置,因其顺直亦得名“正涌河”,全长约1800米。据该社区工作人员陈沛文回忆,以前,人们依河两岸而居,围绕河涌生活。20世纪70年代,正涌河仍然是拔蛟窝的水上交通要道和供水河道,居民依靠河涌运输,农耕灌溉,挑水饮用。
但随着工业化发展和人口增多,使其水质污染,河涌淤积,失去了当年的景像,影响群众的生产生活,成为群众最希望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对此,整治河涌刻不容缓。近年来,拔蛟窝社区通过对河涌清淤、水闸联动、专人清理等工作,使河涌污染得到明显的改善。


为进一步整治河涌生态环境,重现河涌优美景像,凸显岭南水乡特色,拔蛟窝社区充分结合社区历史遗留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水乡特色明显的特点,一方面以水为魂,倾力打造横涌二一河两岸的亮丽景观,通过对河涌清淤,种植水生植物,截污工程,改善水质,两岸全新建设文化石堤、麻石护栏、石桥,亲水平台、沿河两岸铺设麻石道路,并在各景观节点设置水乡文化雕塑等方式,大大增加了拔蛟窝岭南水乡的魅力光彩。另一方面,根据正涌沿河景观的脉络,穿插布局新建文化长廊、龙凤阁凉亭、荷花池塘等景观,在建筑风格上力求古色古香,并对旧行政文化中心区、村头渡头旧址、上东坊广场等进行改造,使各处景点沿河涌相连接,并与周边环境以及文物遗迹形成相互辉映、古今呼应的局面。同时,充分结合社区的蛟龙文化,在社区主入口建设了龙柱村标、龙舟浮雕,与古朴大方的文化石等,彰显岭南水乡魅力。

为维护维护河岸绿化、生态环境,环境卫生等,确保河涌靓丽,该社区积极落实“河长制”各项工作。在采取以上治理工程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沿线垃圾清理及污水排放管控力度,积极做好河涌清淤工作。同时,落实河涌保洁队常态化巡查,对河涌全方面保洁,实行河涌垃圾定点拦截和河面漂浮物人工打捞,确保河涌没有任何漂浮物。
此外,社区还加大对古树和宗祠等的保护力度,并将保护和利用相结合,营造优美村庄环境,重现昔日“古树荫榕蔽日,小桥流水人家”最美好的水乡记忆。

如今,走在横涌二,只见水清见石、鱼翔浅底的景象。古色古香的石桥、栏杆以及两岸的祠堂古建筑,在一湾清水的簇拥下,更见雅致。两岸绿树环绕,水生植物盛开,吸引了村民三三两两在涌边散步和聊天。
陈沛文说:“整治以后,我们的整个水环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内河两岸的村民明显感觉到水质变清了,非常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