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江好人|陆瑞本:付出一点点能够帮助一个人,我觉得很有意义

“捐献过程并不痛苦,付出一点点能够帮助一个人,帮助一个家庭,我觉得很有意义。”

日前,黄江镇相关领导在东莞市黄江大顺电子有限公司对黄江第5位、东莞第81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陆瑞本进行慰问。

陆瑞本一直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参加无偿献血。

2017年9月,他登记加入中华骨髓库;

2019年11月,他与一名白血病患者配型成功;

今年11月26日,陆瑞本在东莞康华医院为这名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捐献了造血干细胞。

陆瑞本是黄江今年第二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今年10月29日,黄江为市民欧碧池举行造血干细胞成功捐献归来欢迎会。欧碧池是黄江第4例,也是东莞市今年第18例(总79例)、广东第963例、全国第1033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欧碧池(右)和志愿者合照

欧碧池:黄江的好人好事很多,当我有机会挽救他人时,我当然很乐意这样去做。

亲历者说

东莞第18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盛:

从陌生到主动宣传公益捐献

2016年,黄江市民刘盛得知自己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小患者成功配对后,主动前往广州军区总医院完成了捐献。他因此成为东莞市第18例、广东省第384例、全国第519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10年前,造血干细胞捐献第一次闯入刘盛的视线,那时候表妹因为身患白血病却找不到合适的配型而过世,让他开始关注这个事情。

“对许多血液病患者来说,亲属捐献干细胞的配型成功率,反而比陌生人更低。社会捐献率低,就会导致患者因为等不到合适配型而贻误病情。”刘盛回忆说,多年来在广州、深圳和东莞工作期间,他有过数次献血的经历。来黄江工作后的一次献血活动中,经过医务人员介绍,正式登记成为中华骨髓库的捐献志愿者,并于2016年9月成功为一位小患者捐献。

对造血干细胞捐献,刘盛经历了从陌生到逐渐了解,再到主动宣传的过程。他告诉记者,随着技术进步,通过骨髓移植来捐献干细胞已成为过去式,现在只需要通过体检和配型,捐献造血干细胞悬浮液即可,从住院到完成捐献只要四五天时间,对捐献者健康也不会产生明显影响。但是由于误解,目前国内骨髓库总体入库率偏低,导致很多血液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

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造血干细胞捐献和献血等活动,刘盛还加入了红十字会成为一名志愿者,经常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献血公益活动,为有意愿的人讲解相关知识,消除误解。在他的带动下,身边的很多朋友也开始主动参加献血等活动。

“参加志愿活动其实并不追求能影响多少人,只要能有人通过我的介绍,不断参加到公益捐献队伍中来,哪怕只有几个人,那也很满足了。”他说。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