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能量|茶山:融入大湾区建设 推动高质量发展

上榜全国百强镇,获得全国文明镇、国家卫生镇、广东省园林城镇等荣誉称号,城镇面貌焕然一新,人民幸福指数不断上涨……“十三五”时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茶山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综合竞争力明显增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即将胜利实现,顺利完成“十三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为“十四五”时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经济发展

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

“十三五”期间,茶山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在招商引资方面,“十三五”期间新引进项目591个、增资扩产项目198个,成功引进莞民投、德威、必拓、领亚等13个市重大产业项目。创新驱动发展势头良好,大力推动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树标提质”计划,全镇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3倍增长,翻倍完成“十三五”既定目标。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自建研发机构的规上企业从51家增长到100家。2019年企业研发投入为4.98亿元,同比2015年增长228%,实现每年R&D投入增幅达10%以上的目标。四年累计申请专利5752件。落实倍增计划,2019年全镇40家市镇倍增企业产值和主营业务收入分别增长11%和4.4%。

其中,作为东莞首批“倍增计划”试点企业,东莞市华美食品有限公司总产值从2016年的5.3亿元增长到2019年的7.2亿元,截至今年11月,销售量比去年整体增长5%,月饼项目更是增长15%,相比2019年同期增长36%。广东新盟食品有限公司去年就已实现倍增目标,从2016年的2.1亿元增长到去年的4.4亿元,今年预计增长40%左右,营收可超过6亿元。进一步带动茶山食品产业发展,擦亮“中国食品名镇”的金字招牌。

■航拍美丽茶山 茶山供图

品质提升

推进267个人居环境改善项目

“十三五”期间,茶山城市品质内涵持续提升。该镇主动融入松山湖功能区统筹发展,东莞火车站、轨道交通2号线开通运营。推进总投资47亿元的65项城市品质提升项目,完成45.8万平方米彩色林建设,新建改建公厕73座,完成28个公园升级改造,建成街头小景56个,绿地率达47%,形成“推窗见绿、出门见园”的城市生态景观。

该镇生态环境治理有效改善,建成并通水管网约112.5千米,完成11条内河涌整治。推动6.2公里碧道建设。全面推行河长制,完成“清四乱”“五清”工作。完成661个入河排污口整治,完成率100%。全面推进雨污分流工作,完成1153家排水单位雨污分流改造。新建4座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补齐污水处理能力缺口。深入开展大气污染整治,整治 “散乱污”企业2500家,空气质量达标天数比例达94.1%。该镇人居环境显著提升,完成51个“一村一品牌”基建类项目,推进三年共267个人居环境改善项目建设,推动全镇所有村(社区)达到干净整洁村、美丽宜居村标准。南社、超朗、寒溪水村成功申报为全市首批特色精品示范村,并推进打造四大连片美丽乡村示范区。村级两级总收入和纯收入分别比2015年增长51.77%和80.01%。该镇社会治理取得新成效,成功创建为全省首批全市唯一“维稳工作示范点”,率先开启社会风险智能化管控,建成社会治理指挥中心,创建工作被评为2019年度东莞市基层优秀改革创新案例;劳资纠纷防范化解创新举措、“智网工程”运行机制作为东莞市首批社会治理实践创新经验推广应用的项目。

文化建设

打造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地

“十三五”期间,茶山文化建设取得新突破。该镇全力打造大湾区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地,南社忠孝、超朗松糕、寒溪水卖懒等特色乡村文化,以及“茶园游会”“南社斋醮”等特色民俗活动品牌进一步打响,共举办120多项、3300多场品牌文化活动,服务群众近1500万人次。“茶园游会”入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名录推荐项目公示名单。原创文艺精品不断涌现,各类文艺创作展演获奖107项。

该镇全域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补短板、促提升”行动,实现文明村全覆盖,成功创建为“全国文明镇”,南社村创建为“全国文明村”;整合公共服务阵地资源,建立新时代文明实践“1+18+N”服务阵地体系,组建“1个总队+18个支队+12个特色分队”的志愿服务队伍,开展志愿服务项目6000多项,平均每年参加志愿服务人数达3万多人次。

该镇基层公共文化服务提档升级,实现18个村(社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在全市率先实现文化馆、图书馆两个总分支馆体系全覆盖,打造了全国首个乡镇级茶文化主题图书馆,以及18个特色文化馆及图书馆、4个城市阅读驿站、1个“粤书吧”。全镇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38.4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建筑面积达0.6万平方米。重组一支40人的专职文化管理员队伍。文旅融合取得新突破,获评“文旅融合先进单位”,传统文化寻根之旅精品线路荣获“广东美丽乡村精品线路”, 南社明清古村落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省文化和旅游特色村”“广东文化旅游名村”,入选“首届中国乡村榜TOP20”,南社明清古村落逐步发展成为大湾区岭南文化旅游重要目的地。

民生福祉

建设“学在茶山”“健康茶山”

“十三五”期间,茶山民生福祉持续增进。该镇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持续加大教育投入,获评“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基地”。新中心幼儿园投入使用。投入近6亿余元,推进全镇公办中小学扩容建设,新增公办学位6200多个,基本满足户籍人口入学需求。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茶山中学被认定为全市首批品牌学校,连续四年荣获初中教育质量优秀奖,中考成绩连续四年跻身全市镇街公办学校先进行列。全镇公办中小学户籍人口入读率达90%以上。大力扶持民办教育,全镇公民办学校均实现标准化学校全覆盖,“学在茶山”的教育品牌日益凸显。#p#分页标题#e#

该镇大力推进“健康茶山”建设,推动茶山医院共建广东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完成茶山医院住院楼装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一中心八站点”标准化建设,推进医学人才公寓建设,医疗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加强医联体建设,推动茶山医院与中山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建专科联盟,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国家级的健康医疗服务。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对口帮扶揭西县7个村脱贫率达100%,结对帮扶云南昭阳区、援疆等工作扎实推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升级改造敬老院,解决独居高龄长者用餐困难。成立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维护退役军人军属合法权益。积极稳定扩大就业,累计发放就业创业及人才技能培训等各项补贴2140.54万元,惠及劳动力约1万多人次。全镇五险种参保人次达51万。2万平方米的新综合服务中心投入使用,推动1151项服务事项进驻,“即来即办”事项达80%,“一窗通办”事项达82%,切实打通企业群众办事“最后一公里”。

文字:李健武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