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有自己酿药酒喝的习惯,
想着养生。
小至水果酒,
比如葡萄酒、青梅酒……
大至泡一些补酒
作为家里的“镇屋之宝”。
制作药酒有很多的讲究,
稍有差池,
就会变成损害健康的“毒酒”。

近期,部分地区出现饮用自制药酒中毒事件。为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维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东坑镇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以下消费警示:广大群众自行泡制药酒要科学谨慎,不饮用不明中药材泡制的酒,谨防食物中毒及死亡事件的发生。同时,严禁食品经营单位非法泡制及销售泡制酒。
自制药酒要注意这些问题
不是所有药材都适合泡酒
一、
中药材种类繁多,难以辨别,应谨慎使用中药材泡制酒。不要盲目自制、饮用药酒,不购买、饮用无标签标识、浸泡药材成分不清等来历不明的药酒。如有养生保健需要自制药酒的,不购买来历不明、无合法生产企业信息、无检测报告的散装白酒进行泡制药酒,应在中医师、中药师的指导下进行,并到正规药店采购药物。
二、
不应随意相信秘方、偏方,避免在不了解药性的情况下,盲目按秘方、偏方泡制药酒食用。
三、
断肠草(大茶药)、乌头、附子等具有十分强烈的毒性,应严格辨别和区分,并严禁使用其来泡制药酒。
四、
食品经营单位应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不得非法使用中药材泡制酒,不得销售无合法来源的泡制酒。
五、
在饮用泡制酒后,如出现恶心、眩晕、胸闷、肢体麻木、全身乏力等中毒症状的,应立即采取催吐等措施,并尽快就医。
自酿、自泡酒风险警示
近期,我省发生多起自酿、自泡酒引发的食品安全事故。两节将至,为进一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对自酿、自泡酒的食品安全风险警示如下:
一、酒精勾兑白酒风险大。自酿白酒应以稻谷、高粱、大麦等粮食为原料酿造制成,以酒精勾兑白酒,因不具备检验检测能力,极易误用更“醇香”的工业酒精,造成甲醇中毒的食品安全事故。
二、自酿、自泡酒依法严禁对外销售。自酿的白酒、泡制的药酒仅供自家使用,未经许可不得经营销售自酿白酒或泡制药酒。任何人发现此类行为应及时拨打“12315”,向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举报。
三、强化自酿、自泡酒风险控制。此类自酿、泡酒工艺不规范,缺少必要安全发酵设备、除甲醇工艺、检验检测等,酿造的白酒容易造成甲醇超标的情况。长期饮用不利于身体健康,过量饮用易造成甲醇中毒症状,甚至死亡事故。

这些药材要严谨处理
据了解,药酒的功效大多以缓解腰腿痛、补气益气为主,有的街坊甚至用蜈蚣、蝎子、黑蚂蚁等昆虫来泡酒,民间更有用毒蛇泡酒、以毒攻毒的说法。
前期一定要经过严谨的处理才能浸泡药酒,否则处理不当,补酒变“毒酒”。
#p#分页标题#e#
泡药酒的注意事项
一般泡酒,酒精浓度也有讲究,过高会吸收药材的水分,过低则不能释出其药效,因此会选用60度的白酒,才可以达到良好的杀菌效果。
用酒冲洗药材,可以去除部分的灰尘以及表面的细菌和酶类物质。
准备好药材,选用玻璃瓶或瓷器,浸泡后一定要密封,避光存放。

药酒虽然是用酒来浸泡
但是经过长时间的沉淀
已经成为药的定义
这些人群饮用要注意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主任药剂师-谭汉添:
喝药酒一定要注意年龄和体质状况,小朋友和孕妇都不建议饮用。
要跟随自己的体质决定,比如有发烧,或者体质是阴虚阳亢,都不适合饮用。
一般喝10-15毫升即可,不能说酒量好就多喝几杯,如果出现不适,一定要马上就医。
提醒大家
自行泡制药酒要科学谨慎
不饮用不明中药材泡制的酒
或者购买来历不明的药酒!
出品:东坑融媒体中心
来源:东坑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城事特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