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垃圾分类扔,环境更洁净通讯员 占有兵 摄
“楼层撤桶一个月来,四成居民可以精准分类投放垃圾。”垃圾分一分,环境加十分。长安镇沃多夫小区自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以来,居民对垃圾分类举措的积极性、精准性不断提高,垃圾分类已逐渐成为生活习惯。
据介绍,2020年以来,长安镇重点开展垃圾分类“1+1”示范片区建设,以沃多夫和信义一号小区为试点小区,咸西莲花村为试点社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从细节和宣传着手,每天清运两次,实现小区垃圾不过夜。根据工作计划,2022年底前将完成示范片区建设,打造具有长安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样板。
试点小区
楼层撤桶一个月 四成居民可精准投放垃圾
记者实地走访沃多夫小区看到,小区入口处设置了一组颜色不同的垃圾分类收集箱,分别为可回收垃圾、厨余垃圾、其他垃圾和有害垃圾。第三方公司的垃圾分类引导员每天都会在此,对居民丢弃的垃圾进行分类指引,并引导居民对垃圾进行二次分拣。
来自江西的陈女士在沃多夫小区居住了三年,上个月起,她每天提着垃圾到楼下分类投放。“垃圾分类既环保又卫生,虽然有些不方便,但肯定会支持。目前在一线城市已经推行。”陈女士说,垃圾分类需要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希望小区物业在推行垃圾分类的过程中能够加强保洁工作,保证环境整洁。
沃多夫是全镇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去年12月底,该小区率先撤掉A栋各楼层的70只垃圾桶,同时设置了6个垃圾分类定点桶。物业经理田盼超告诉记者,撤桶之初,不少居民持围观心态,也有不支持、不赞同的声音,通过广泛宣传和耐心引导,现在居民基本上都表示理解和支持。
“以前垃圾桶就在楼道,扔垃圾很方便,但是气味特别刺鼻,还容易滋生蚊虫。而高层撤桶、垃圾分类是绿色环保的好事情,作为居民,我们应该支持。”小区居民王小姐说。
据了解,楼层撤桶一个月来,已经有40%居民可以做到精准分类投放垃圾。沃多夫小区共有A、B两栋共720户住宅,预计B栋将于2月28日进行楼层撤桶。

■从小养成保护环境好习惯通讯员 占有兵 摄
示范片区
每天清运两次 小区垃圾不过夜
自2020年开展垃圾分类以来,长安镇推进了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建设,重点开展“1+1”示范片区建设,即镇中心区和1个试点社区,以沃多夫和信义一号小区为试点小区,咸西莲花村为试点社区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初步制定了“集中分类投放+定时定点督导”模式。每天两次清运,投放站关闭后即完成垃圾清运,真正做到了小区垃圾不过夜。此外,还在小区内设置了误时投放点,以备市民在非规定投放时间投放垃圾。
目前,试点社区咸西莲花村已设置了4个垃圾分类投放点,按照每两户标准配置两只分类垃圾桶收集厨余垃圾及其他垃圾。社区居民王女士表示,垃圾分类既是趋势,也是推动绿色可持续发展的举措,我们一定支持。“其实垃圾也是能源,现在在家门口就可以分类投放,很方便。”
垃圾分类试点工作推行以来,居民对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参与率、准确率进一步提升,完善了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的分类暂存和运输。长安镇还进一步加强生活垃圾分类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0年12月,共建成生活垃圾分类亭15座,并全部投入使用。完善长安镇有害垃圾收集点建设,投放若干收集箱对每类有害垃圾分开贮存,并配备了有害垃圾运输专用车。
在新鸿北路的莲花垃圾收集站,主要对各分类垃圾收集点的有害垃圾进行再收集和再分拣,确保无害化处理。第三方公司负责人何翔表示,在这里将对垃圾进行再次拆解、储存,储存到一定的量之后,会预约终端处理有害垃圾的收运企业,对有害垃圾进行分类无害化处理。
延伸阅读
2022年底前完成示范片区建设
目前,长安镇已在公共机构及长安综合市场、长安体育公园、长安公园、如园、长安郊野公园等地铺开垃圾分类工作。
“当前垃圾分类的工作主要是以宣传和投放设备为主,我们会举办一些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派发小礼品。”长安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分局办事员蔡文辉表示,根据工作部署,2021年将会在镇中心区和咸西社区所有的物业小区、居民区、临街铺面实行垃圾分类。
《长安镇生活垃圾分类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要求,长安镇将投入1300多万元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在2021年底前,镇中心区和试点社区分别推进80%以上的区域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2022年底前,镇中心区和试点社区分别完成示范片区建设,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打造具有长安特色的生活垃圾分类样板。#p#分页标题#e#
相关链接
垃圾分类 从小养成好习惯
信义小区也是垃圾分类试点小区之一,现有商户、住户共1952户5000多人,目前已经内设4个垃圾分类投放点。
在物业公司全力协助做好过渡期宣传的同时,长安镇还积极引导推动垃圾分类的落地。1月25日上午,一场别开生面的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在小区举行,现场有奖问答、垃圾分类互动游戏等,吸引了不少小朋友积极参与。
周益民是小学二年级学生,聊起垃圾分类,周益民对相关知识及要求对答如流,能够准确回答出塑料袋、荧光棒所属垃圾种类。“我们家里本来就有两个垃圾桶,一个丢厨余垃圾,一个丢其他垃圾。”周益民说,家里还要设置可回收垃圾桶,对日常的生活垃圾进行更细致的分类。
通过互动游戏,四年级的骆泽昊对垃圾分类有了更深刻的领悟。他说,可回收垃圾是可以循环利用再加工的,如果放错了地方,就会浪费地球的资源。“我要让爸爸妈妈再买两个垃圾桶,因为我们家厨房有厨余垃圾桶,增加的垃圾桶可以对垃圾进行更细致的分类。”骆泽昊说。
文字:吴金华 通讯员 王钰珏 莫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