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坑是一个小镇,但松山湖功能区统筹发展将为东坑镇增动力、赋新能、开新局。”2月5日,在听完东莞市政府工作报告后,东莞市人大代表、东坑镇委书记谭全河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多次提及松山湖,这也让他对东坑建设现代化精致小镇充满信心。
东坑镇面积虽小,仅有23.8平方公里,是东莞面积最小的镇街之一,但近年来,得益于松山湖的辐射带动,全镇社会经济发展迸发出强劲动能,在多个领域取得新突破。
过去五年,东坑镇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1.7%,提前两年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经济社会发展取得重大成就。2020年东坑实现生产总值179.3亿元,同比增长5.6%,多项主要经济指标位居全市镇街前列。
谭全河表示,东坑镇将牢牢抓住松山湖功能区统筹发展的历史机遇,将融入松山湖功能区发展作为东坑镇“十四五”规划的基本原则、战略定位与发展布局,深度参与功能区“整体规划布局、联合招商引资、教育资源共享”等十大统筹行动,进一步推动并完善产业梯度布局与城市功能。

在东坑人看来,“精致小镇、魅力东坑”并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因为这样的图景正在东坑徐徐铺开。
走进井美村,百年阁楼在村口静静矗立,清澈的水面倒影着亭台的倩影,午后的阳光散落在林荫小道上,村民们悠闲地谈论着老村庄的新变化。

为全域提升农村环境质量,东坑镇陆续推动长安塘村旧改等55个项目建设,打造一批美丽乡村亮点,建成6个美丽幸福村居,累计投入1.8亿元积极发展精品生态旅游。如今,走在东坑各村的巷道上,你都可以看到整洁而精致的乡村小景。
谭全河表示,过去五年不仅乡村振兴迎来了重大突破,生态环境更得到了重大改善,全镇13条河涌稳定消除黑臭,其中炭步排渠等9条河涌达到Ⅴ类水标准以上。与此同时,城市品质也获得了重大提升,27个城市品质三年提升重点项目相继实施,生态智创城、TOD综合开发规划设计先后启动,“造心行动”进一步提速。
过去一年,东坑大力推进“精致小镇”建设,城市管理考评多次名列全市前茅,洁净东莞指数年度测评全市第三。接下来,东坑将抓住东莞创建全国首批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城市的契机,坚持问题导向,聚集重点工作和薄弱环节,全面提升现代化治理能力,推动社会和谐善治。
“大镇有大手笔,但精致小镇也大有可为。”谭全河表示,在精致小镇建设的推动下,东坑坚持“紧凑城市”“精明增长”理念,以加快推进城市更新为重点,全域优化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2020年,东坑深入实施“工改工”三年行动计划,以镇村工业园改造为突破口,顺利完成城市更新各项年度任务,其中完成省新增实施任务233亩、完成率167%,完成市“三旧”改造任务124亩、完成率103%,完成市“工改工”拆除平整任务169亩、完成率113%。
作为东莞面积最小的镇街之一,如何发挥土地的最大价值是东坑镇城市发展的新命题。谭全河表示,东坑将全面提速精致空间拓展步伐,深化“政府统筹、连片推动”开发模式,从传统“建项目”向统筹“建片区””转变,推动工业提容、土地用途混合、立体复合利用,重点做好大型产业项目用地保障,争取打造“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的新型产业综合体。

“进入新时期、新阶段,东坑未来五年将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导向产业,推动经济实力新飞跃。”谭全河表示,将以“强链、补链”做强做大通讯电子战略产业,完善5G产业链,推动东勤通讯等重大项目建成投产,深耕生态智创城,打造3个高科技产业基地,培育产值超700亿元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近年来,东坑镇实施“筑巢引凤”计划,发力招引信息科技、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产业,推动中德电缆、朗勤电子、迅扬科技成为市倍增计划新增试点企业,全镇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势头愈发强劲。2020年东坑镇的人均GDP超13万元,过去五年年均递增11.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每平方公里建设用地GDP产出11.5亿元,每平方公里税收产出1.86亿元,均名列全市前茅。

目前,东坑镇基本形成以东勤通讯、富港电子、新能德科技、华荣通信、中德电缆等支柱企业领军,以胜蓝科技、汇金展拓、莱尔照明等重大项目企业领跑的“产业舰队”。
谭全河表示,今后东坑以品牌“强链”做精做优传统优势产业,以服务“强链”培育发展现代服务业,培育发展总部经济、商贸物流、文化旅游等服务领域,推动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以推动转型发展催生新业态新动能,以创新驱动为核心动力,推动产业发展新提升,激发企业主导创新动力。
为此,东坑将支持设立研发机构,鼓励组建创新联合体,推动企业加大智能装备及技术投入。同时,夯实科技平台支撑基础,打造2个孵化器为创新创业中心,并建立创新智力联盟,加大高层次人才“引培”力度,打造规模级“专才”队伍。
“东坑将以精致小镇为战略导向,推动魅力东坑新蝶变。”谭全河表示,东坑将坚持创新在建设现代化精致小镇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完善源头创新、技术创新、成果转化、企业培育“四大创新体系”,完善创新集群生态,打造高质量发展强大动力引擎。一方面,以“湾区思维”“世界眼光”围绕全镇产业链关键环节、薄弱环节,实施产业链招商,加强镇村联动招商,积极引进一批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产业链上下游重点企业及高成长型企业。另一方面,持续打好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攻坚战,巩固提升通讯电子主导产业,落实新一轮产业链拓展工程,布局5G通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产值规模超700亿元的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打造3-4个产值超百亿元的龙头企业。#p#分页标题#e#


在谭全河看来,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东坑镇要紧紧把握“三区”叠加、广深“双城”联动发展机遇,尤其要牢牢抓住松山湖功能区统筹的历史机遇,主动对接广深、联接周边,为东坑增动力、赋新能、开新局。
过去一年,东坑镇以培育高端产业集群为突破,进一步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围绕构建先进制造业为主的新经济体系,加速融入松山湖功能区统筹发展格局,进一步激发全镇内生动力。2020年,东坑镇推动15宗产业项目和2宗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纳入市重大项目,其中10宗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8亿元,重大项目数量、投资规模创历年之最。
“一定要立足大湾区发展与松山湖功能区统筹,接轨松山湖功能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科学做好产业布局、功能配套等规划衔接,加快优化拓展产业发展空间。”谭全河表示,今后东坑将重点突出魅力东坑城市设计、生态智创城产城融合示范项目建设等融入功能区发展项目。尤其要进一步提速攻坚“造心行动”,力争轨道交通3号线中兴大道站“进入”中心区,全面提升中心区城市服务功能和首位度,加快构建15分钟优质生活圈。

“我们要增强单位建设用地GDP产出优势,打造集约高效的生产空间示范区,推动示范区五年内生产总值突破100亿元。”谭全河进一步指出,东坑还将充分发挥生态智创城作为融入发展主阵地效能,整合周边产业、生态、文化等资源,加快融入生态园大道、东部快速路沿线新型制造产业带,精准承接广州、深圳、松山湖新一代电子信息、先进材料、新能源等优质战略性产业转移,打造“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示范区。
为构建创新驱动为核心的先进制造业新经济体系,东坑将深入运用功能区产业辐射构建产业动力新支撑,主动接受松山湖辐射带动效应,巩固提升通讯电子主导产业,落实新一轮产业链拓展工程,布局5G通讯、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培育产值规模超700亿元的高端电子信息制造业集群。

同时,深入运用功能区联合招商推动产业新突破,聚焦电子信息、人工智能、5G应用等创新产业,紧盯新材料、新能源、现代旅游等“朝阳”行业,瞄准世界500强、行业龙头、隐形冠军企业等产业链中高端行业领军企业,全力引进一批优质大项目,力争2021年新增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宗、亿元以上项目6宗。
“我们还要深入运用功能区创新资源激发创新驱动新动力,紧抓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时机,建设东坑更大规模的创新平台集群。”谭全河注意到,今年东莞政府工作报告重点强调要举全市之力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让他对东坑未来的发展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