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造业是东莞立市之本,为了更好地让制造业实现高质量发展,今年的东莞《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以实体经济为根基,着力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先进制造之都。

位于松山湖的生益科技创建于1985年,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为一体的全球电子电路基材核心供应商。经过三十余年的发展,该企业已经是中国内地最大、全球第二的覆铜板生产企业。

莞企自主创新 技术水平差距从20年缩短到2年
生益科技近年来通过和国内多所著名的高校合作,设立了联合实验室,引进了博士,成立了博士后流动站,通过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促进了产业升级。
生益科技集团总裁陈仁喜:“覆铜板是属于电子技术材料,这个产品在国内真正开始规模化生产是这20多年的事情,以前我们跟国外在技术水平上面有二三十年的差距,经过这些年的发展之后,我们现在跟国外先进同行的技术水平缩短到两到三年,随着技术水平的逐步接近,一些产品甚至跟国外先进同行站在同一个高度。”

2020年,东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45.6亿元,其中电子信息产业成为东莞首个产值超万亿的产业集群。生产覆铜板的生益科技就是电子信息产业中的一员。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东莞的行业发展“多点开花”,经济持续往高层次、高水平方向发展,构建起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成为引领东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为传统产业赋予新动能 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
省委省政府寄望东莞要立足实体经济,提升制造业能级,当好地级市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在今年的东莞《政府工作报告》中,部署了七大方面30项重点任务,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首当其冲的就是构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的全国先进制造之都。

市委常委、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刘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东莞在做强做大做优先进制造业的同时,也应该赋予传统产业新的发展动能。他说,“我们要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的力度,加大科技创新的支撑,来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别是在新一代的电子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生命健康、先进装备的制造等方面,我们要进一步做强做大,把优势做得更优,同时我们也不要放弃传统支柱产业,特别是服装鞋帽、食品饮料、家具针织等等,这都是东莞传统的特色产业,如果通过技术创新,包括营销模式的创新、品牌的创新等,我们希望赋予传统产业新的发展动能,也通过技术创新加上管理创新,全面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

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
为了打造高质量先进制造业,2021年东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市要以创新生态引领产业升级,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全面深化与中科院、国内高校的战略合作,推动形成大科学装置的集聚协同效应,努力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吸引更多顶尖科研机构、大学、跨国公司来莞设立联合实验室和研发中心,促进新型研发机构提质增效,建设大湾区科技成果转化主阵地。

加快建设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新动能推动产业优化,突出高端化、终端化、品牌化的导向,全面实施稳链补链强链拓链工程,形成万亿级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五千亿级的高端装备制造,千亿级的新材料、新能源、服装鞋帽、食品饮料,百亿级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等“万、千、百”亿级产业集群发展梯队。#p#分页标题#e#
(记者 苏婵 黄文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