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质文化之都|开进监狱和工厂,东莞“移动的图书馆”16年服务不停歇...

W020210405602695944958.jpg

4月5日,东莞图书馆流动服务车已经恢复服务,黄色的大巴车又开始穿梭在城市各个角落,非常醒目。不知您是否知道,这个“移动的图书馆”已经更迭三代,服务16余载,它曾经开进过监狱、工厂这样的地方,让全社会充分共享公共图书资源。今天来听听它背后的故事。

1.jpg

△东莞早期位于道滘镇的一个流动图书箱。 年轻人们干完农活,就坐在田间地头阅读。

移动的图书馆 送书进监狱和工厂 

“最早期的时候,除了星期一不出车,其它时间我们都在路上。”早在上个世纪,东莞的流动图书馆就开到了田间地头。2004年,图书流动车服务计划正式启动,林翔宇是第一批工作人员。他回忆起第一代图书流动车,是由一辆面包车改装而成的,为了搬书,大伙都卯足了干劲。“面包车拉人,货车就拉书,抵达现场我们要搭帐篷、装书架,书是用箩筐装的,整整三千本啊!当时的场景还是很热闹的。”

微信图片_20210406103327.jpg

△第一代图书流动车,就由这辆面包车改装而来。

4.jpg

△市民在临时书架上看书(资料图)

“摆摊”的形式没持续多久,流动车就升级成2.0——改为一辆中巴客车,并开始了定点、定时、定路线服务。现在,东莞图书馆已经在东莞开设了102个服务站点,走过32个镇街,对于像监狱、工厂这样的地方,没有办法实现“走”出去,就“送”进来。

2.jpg

第一次送书去监狱的情景,林翔宇回忆起来还历历在目,“车一开进去,服刑人员一看到就非常高兴,马上站起来,有的人还鼓掌。” 这辆“移动图书馆”一到,现场三四百号人就轮流上车阅读,图书馆也在尽量满足大家的借阅需求。“我记得很清楚,为了借齐套装书,好几个人联合来借。很多书本几乎是新的进,旧的出,像是已经看了几十遍的样子。”


7.jpg

图书流动车3.0版  回应读者的等待和期盼

如今,图书流动车已经升级到3.0版,全身12米长,可一次装载5000册图书,每个小细节都是林翔宇和同事在经验摸索中“升级换代”。“流动车的书架和正常书架是不一样的,它里面向下倾斜15度左右,这样可以防止汽车在运行当中书本掉出来。” 说起这辆流动车的一路变化,林翔宇就像在细数自己孩子的成长历程。

“送书”的工作注定不简单,他们风里来雨里去,吃饭趁空闲,搬书、换书更是挑战人的身体素质。但林翔宇说,看着这辆流动车一点点地“成长”起来,读者的等待和期盼是他工作的最大动力。“我们都叫他肥仔哥,认识他快十年了,每个月都在等他来,有的时候家长带着孩子早早就到现场等了。”万江小巷社区宣传委员黎雪媛告诉记者。为了让图书流动车能顺利用电,该小区还在服务点花了1000多元装置了一套电源设备。

“读者总是很热情,有的热心解决电源问题,有的还会送一些当地美食,比如麻涌读者就送了香蕉给我们吃。我们做的工作得到读者的认可,我们觉得自己的努力很值得。” 林翔宇说到这里,不自主地笑了起来。

6.jpg

现在,除了102个图书流动车服务站点,图书馆已经在东莞遍地开花,截止2021年3月,已建成了52个分馆、450个村(社区)基层服务点、34家城市阅读驿站、21家绘本馆,覆盖了城市的每个角落,最大限度地满足东莞市民的阅读需求。

(记者 何安琪 刘志斌 万柏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