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部不适需要做相关检查才能了解胃部的情况,目前胃镜是比较常见的检查,它主要一种通过带有摄像头的管子进入胃部进行扫描,医生可以据此了解胃部的情况,从而判断疾病进行治疗。虽说胃镜很普通常见,但很多人不知道哪些情况需做胃镜检查,如果身体有以下这4种情况时要及时到医院做检查。
哪些情况需要做胃镜检查?
1、经常感觉烧心
这种不适可能在提醒胃部存在食管反流症,需要及时做胃镜检查。如果同时存在腹胀、恶心、呕吐、吞咽困难或者有疼痛感的症状,这大多跟胃溃疡、胃癌等疾病有关,此时为了明诊病情需要做胃镜来了解情况。
2、感觉上腹有肿块
在平时按压腹部时感觉上部有肿块并且感到疼痛时,及时做胃镜能了解胃部是否存在异常物质,这可能提示肠胃病变。
3、大便发生改变
一般一个正常人的大便是有规律的,而且颜色也是金黄色的,但如果大便颜色发生改变,变黑或者存在便血都需引起注意,这有可能是消化道出血,一般通过胃镜可以及时止血。
4、患有胃病
一旦确诊患有胃病,并且在使用药物治疗的患者需定期做胃部检查了解疾病情况,也可以让医生判断药物治疗是否有效。
做胃镜要注意什么?
1、禁食
在做胃镜前要禁食6小时,如果胃部存在食物,在做检查时会因为不适呕吐而导致食物反流,在不注意的情况下会误吸入气管引发窒息,所以在做胃镜检查前要禁食。
2、放松身心
有很多人认为胃镜会带来不适,所以在检查时会格外焦虑紧张,但这样容易导致检查难度增加。所以在检查时要放松身心,才能让医生快速地进行检查,也可以减轻不适感。
3、做血常规检查
由于胃镜属于入侵式检查,所以在进行检查前,患者要做血常规检查确认是否存在传染性疾病,如果存在传染性疾病,医生会另外采取措施,避免传染性疾病通过器械造成传染。
温馨提示,胃镜患者要了解清楚做胃镜检查的几种注意事项,才能在需要时及时进行检查,避免疾病被耽误。而且在检查的过程中要做好注意事项,防止检查结果被影响。而在检查后不能马上进食,因为在胃镜检查时医生会做咽喉部麻醉,检查后需要两小时麻醉药效才会完全消退,此时如果摄取食物容易伤到气道,会给身体带来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