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选树道德典型,弘扬传统美德,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组织开展了2020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评选活动。经各地各部门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徐广新等84名同志荣获2020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称号。希望受表彰的同志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力度宣传“广东好人”的感人事迹和高尚品德,充分发挥其典型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全社会形成崇德向善的文明风尚。
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
2021年4月25日
日前,2020年第四季度“广东好人”名单揭晓,中堂蕉利村村民莫胡细荣获2020年第四季度孝老爱亲类“广东好人”称号。让我们向好人致敬,向好人学习!

俗话说
孝为德之本,百善孝为先
中堂镇蕉利村村民莫胡细
他十六年如一日照顾孤寡老人
身体力行、推干就湿、无微不至
生动诠释了中堂“德本”精神
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他的孝义事迹吧!
“胡细,要是我瞎了,你会怎么办?”袁金问。莫胡细这样回答:“我倾家荡产都会找最好的医生治你。”袁金听后,开心一笑。莫胡细笑着反问:“要是我瞎了呢?”袁金则平静地说:“那我就把自己的眼睛给你。”
莫胡细今年69岁,是东莞市中堂镇蕉利村村民。袁金今年96岁,是东莞市中堂镇蕉利村的一名“五保老人”,也是莫胡细的伯娘。袁金无儿无女,年老体弱,身体患病,日常生活起居不能自理。莫胡细主动承担起照顾袁金的义务,这一干就是16年。
16年的无微不至、细心照顾让人感动;16年的起早贪黑、任劳任怨让人感动;16年的嘘寒问暖、温柔以待让人感动……

▲莫胡细用心照料老人生活起居
无微不至
用心照料老人生活起居
刚开始的时候,袁金的生活还能自理,一日三餐都能自己解决,没有给莫胡细添麻烦。可是莫胡细一直牵挂着老人,除了逢年过节请老人到家里外,自己种的蔬菜、养的家禽,他总是收拾好后先给老人拿一份,有好吃的也少不了给老人端上一碗。几年后,老人腿脚不再灵便,记忆力日渐衰退,生活开始不能自理,莫胡细就主动照顾起老人的生活起居。
也有人提议,要不要将老人送到敬老院养老?可能是老人在村里住了那么多年,感情太深厚,她不愿意去敬老院。莫胡细看到老人因为这事不肯吃东西,心疼了。当他告诉老人“我们不去敬老院,我们给你养老”的时候,老人眉开眼笑,脸上的皱纹,像一朵菊花,“胡细,以后我就跟你过了,谢谢你了,你是好人。”
莫胡细对袁金的照料无微不至:天气冷了,老人不愿出房门,莫胡细就将饭菜端到房间;老人喜欢吃鱼,莫胡细每次先把鱼刺挑出来,把鱼肉装好给她吃;老人怕苦不肯吃药,莫胡细就把药喂到她嘴边,看着她咽下去;袁金有时候发脾气,莫胡细就像小孩一样在旁边点头说是。由于年纪大了,袁金有时会犯糊涂,大小便失禁是常有的事。帮老人洗澡、换洗衣物床单等,莫胡细毫无怨言。
年过花甲,莫胡细也到了需要别人照顾的年纪,把袁金抱上抱下时已经显得力不从心。但莫胡细说,无论如何都不会送老人去敬老院,自己会这么一直照顾下去,让她好好享受晚年的时光。

▲莫胡细荣获“东莞好人”荣誉称号
言传身教
树立孝老爱亲鲜活榜样
“腿脚现在好点了没有?还疼不疼?”
“现在好点了!”
“等下吃完饭记得把药吃了,记得吗?”#p#分页标题#e#
“记得了,记得了。”
这是69岁老人与96岁老人之间的日常对话。
在蕉利村周边,莫胡细照顾袁金的事迹,已被传为佳话。“莫胡细是好样的,他的做法令人感动,也令人钦佩。”附近的一位村民如此评价。
采访的时候,记者问莫胡细,是什么能让他坚持照顾老人这么久?还能做到这么体贴入微。“在年少的时候,我很喜欢吃鸡腿。但是跟袁金老人一起吃饭的时候,鸡腿,她总说自己不爱吃;鱼肉,她总是夹到我的碗里……等我长大了,赚到了钱,想给她买点东西,她一定会唠叨我,别乱买,浪费钱……然后我买了给她,她高兴得一晚没睡,见人就说,这是胡细给我买的礼物。”莫胡细说,“我长这么大了,其实她一直都很疼爱我,现在她老了,我怎么舍得让她受苦呢?”
虽然莫胡细跟袁金不是母子,但是胜似母子。莫胡细还经常教育自己的孩子、孙子,要尊敬老人、爱护老人。在他的言传身教下,孩子们、孙子们都对父母长辈很尊敬,对待老人也很是照顾。莫胡细用自己的爱心、孝心、责任心,构筑了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让袁金老有所依,让孝老爱亲成为家风,更为邻里乡亲树立起一个鲜活的榜样。2020年,莫胡细荣获了“东莞好人”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