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疫情防控不可松,已成为常态。对于东莞图书馆这样极受市民热爱的公共文化场馆来说,更是如此。记者走访东莞图书馆发现,图书馆采取了实名预约、总量控制、分时限流等措施,各项防疫服务措施到位,同时积极开展线上服务,多层面全方位服务读者。


在东莞图书馆记者看到,读者需要在门口佩戴好口罩,经过测量体温、出示粤康码、扫签到码、消毒液洗手消毒等程序后才可入馆。据了解,进入场馆的读者都是在线上预约、实名登记的,预约时系统还提示进馆请保持1米以上的文明社交距离。
记者获悉,为保障读者身体健康,图书馆持续对每日进馆人数实行流量控制,并以网络实名分时段预约方式提供服务。根据疫情防控的等级,目前入馆人数控制在每天线上预约最多5000人次,每天线下现场预约最多300人次。

记者发现,入馆后,大部分读者都自觉隔座坐下,图书馆内也配备多台图书专用杀菌机。馆内的防疫保障措施包括坚持严格执行场馆通风、消毒、文献消毒以及个人防护措施等。“场馆内每天至少全面消毒两次,电梯、洗手间等人流频次较多的区域增加卫生消毒次数;晚上闭馆后对书库进行紫外线消杀,归还图书一律经过集中消毒后再上架借出,在各服务窗口提供免洗消毒液供读者使用。”东莞图书馆读者服务中心副主任杨晓伟说。


疫情防控措施落实到位,让读者们感到很安心。“最近疫情有所反复,我出门戴好口罩,回家勤洗手,做好个人防护。在公共场所,像是图书馆防疫措施还是比较严格的,进门都要经过测体温、出示粤康码、签到等,大家也都有佩戴口罩,还是挺放心的。”市民黄女士告诉记者。

同时,对于尚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或者未安装微信的读者,东莞图书馆提供现场手写登记或工作人员协助的服务。此外,东莞图书馆安排服务人员为长者主动提供咨询协助、准备了轮椅、老花镜、日常药物等提供给有需要的读者。如果有一定视力障碍的读者,可以预约视障人士阅览室,在工作人员协助下使用读屏软件或者助视器。在此提醒广大市民,疫情当前,要继续加强自身防控工作,不能松懈,戴好口罩,勤洗手,不聚集。
(记者 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