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定工作机制,到出台系列方案,再到落实各项行动,樟木头全方位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全镇学习教育氛围浓厚,党员干部学习热情高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该镇聚焦办实事重点,努力实现学位、病床位、停车位三个翻番,就业质量、养老服务两个提升。
“在扎实学习中深化认识,在深入调研中加深理解,在为民服务中促进落实。”樟木头镇委书记周伟森近日接受东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与当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高度一致,樟木头应群众所需、所求、所盼,确保“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落地落实,将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推动全镇各项重点工作破题开篇、成效见势。

■樟木头坚持产业立镇总基调,把握好“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破题开篇、成势见效
■实践案例
预计2023年新增1.1万个公办学位
随着户籍适龄儿童增加,随迁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人数不断增多,公办学校学位已不能满足广大学生的上学需求。为解决群众关心的学位问题,樟木头积极规划推进校区扩容提质项目,全力破解公办学位供给不足难题。
早在2018年,樟木头就启动了公办学校扩容工程,累计投资逾2亿元新建、改扩建中小学。目前,实验小学二期工程、中心小学扩建工程圆满完工,第一幼儿园正式投入使用,累计增加优质公办学位超3000个。
未来三年内,樟木头将完成两所小学和两所幼儿园的建设,推进第一小学、第一中学项目动工建设,筹备第二小学项目前期工作,预计到2023年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近1.1万个,实现学位翻番。
■百姓心声
谁都想自家的孩子能进好学校,现在学位那么紧张,这几年樟木头加快教育扩容提质,大大缓解孩子今后上学学位紧张的问题,解决我们为人父母的后顾之忧。
——市民蔡先生

■周伟森
■对话
樟木头镇委书记周伟森
做深做实党史学习教育 推动重点工作成效见势
结合自身特色
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做实
记者:请您谈谈樟木头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情况和亮点特色,有哪些感想体会?
周伟森:自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开展以来,樟木头镇在扎实学习中深化认识,在深入调研中加深理解,在为民服务中促进落实,努力创出自身特色,确保把“规定动作”做到位,把“自选动作”做实在,不断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做深做实。
一是精心组织谋划。成立领导小组,形成“1+9+10”工作架构,落实指挥、协调、督导、宣传、保障等工作机制。组织召开动员大会,制定下发系列文件,落实落细各项学习教育工作。
二是注重知行合一。把学习教育与抓实工作紧密结合,结合干部驻点、企业挂点等工作,开展大调研、基层走访工作300多次,党员志愿服务活动200多次,着眼解决实际问题。
三是强化宣传发动,通过领导领学与专家辅导相结合,拓宽党员干部理论视野。加强线上、线下立体化宣传,广泛营造学习氛围。截至6月份,全镇党支部书记讲专题党课或学习报告会95次;派发党史学习材料12106册。
四是建强“红色阵地”。成立客家山歌理论宣讲队,将党史内容与客家山歌相融合,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唱党史、颂党恩。启用我镇首个党建主题新型阅读空间“党建书吧”,开办“少年军校”,依托石马烈士纪念碑、将军馆等红色资源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深入社区、企业、校园讲述红色故事。
通过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将学习智慧转化为干事创业热情,把教育活动抓“实”,把突出问题抓“准”,把推进工作抓“深”,把为民服务抓“好”,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工作在樟木头镇落地落实。#p#分页标题#e#
聚焦办实事重点
实现三个翻番 两大提升
记者:我为群众办实事征集了哪些群众意见,办实事的重点是哪些?有哪些进展成效和案例?
周伟森:按照上级工作部署,我镇制定了实施方案,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制定实施方案项目清单,针对就业、扶贫、教育、医疗等12类民生项目,收集“增设公共停车位”“道路维修建设”“宝山森林公园建设”等意见建议50多条,目前正密切跟进建议办理。
我们聚焦办实事重点,围绕农村人居环境全面优化大力开展“洁净城市”专项行动,将滨河公园建成集休闲娱乐、体育健身、宣传教育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公园;围绕城市品质提升,加快以石马河、官仓河为主线的万里碧道建设,打造“城市水生态景观轴线”;围绕民生品质提升,累计增加优质公办学位3000多个,推出帮代办、上门办、指尖办、周末办、就近办等“我为群众办实事”便民政务服务。
针对群众关心的学位、病床位、养老床位、就业岗位、停车位“民生五位”问题,一方面抓均衡、补短板,实现公办学位、病床位、停车位三个翻番,预计到2023年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超1.1万个;预计今年9月份病床总数扩容至600余张;今年已新增1000多个路外停车位,力争通过统筹新建、智慧化改造,推动公共停车位翻番至1万个。
另一方面,提品质、优服务,实现就业质量、养老服务两个提升。通过大力实施产业提质升级行动,抓本土企业培育和抓招商引资,引进了一批优质产业项目,预计可提供设计、研发、检测等高质量就业岗位5000多个。大力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推进居家养老“大配餐”。
培育壮大新动能
进一步推动产业提质增效
记者:在“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如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实现开新局的目标?
周伟森:樟木头坚持产业立镇总基调,把握好“三区叠加”重大历史机遇,将党史学习教育与落实“十四五”开局之年各项重点任务结合起来,坚决做到以学促干、以干促成,推动各项重点工作破题开篇、成势见效。
一是重拳推动产业升级壮大。一方面对现有企业培优培强,近年来大力实施百名亿企培育计划,遴选100家成长性较好的优质企业实施“精准滴灌”帮扶,全力解决企业在创建品牌、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及融资等方面的堵点难点,取得显著成果。目前正在开展第二轮培育计划,培育目标是3年内企业产值增长50%以上,上市企业达6家,中国名牌名标企业达20家。另一方面推动新动能壮大、重大项目投产。过去两年,我们招引市重大项目12宗,目前都在建设,投资额达到80亿元,年产值250亿元。今年还将新签2-3宗重大项目。此外,重点发展培育高分子新材料产业集群,建立塑胶行业全产业链条,建设塑胶产业保税中心,打造千亿规模的中国“塑胶产业重镇”。
二是加快重大平台建设。推动高端制造业、新材料产业发展,主动对接深圳高端制造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打造绿景RTD健康产业园、嘉卓智谷、东基产业园等7个重点产业平台,预计总投资超100亿元,总产值400亿元左右。
三是拓展新一轮城市发展空间。通过高质量续编国土空间规划,优化配置各资源要素,有望腾挪1000亩发展空间;打造南北两端产业空间,其中樟洋片区规划产业空间500亩,裕丰片区规划产业空间1000亩,打造镇域经济南北两端新的支撑点增长极;大力整合收储闲置土地。推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完成土地收储1000亩。
文字:吴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