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一把手访谈㉞|南城街道: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 提升城市中心

“6·18”涉疫事件发生以来,南城街道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用使命和担当守护了群众的生命和健康,用行动检验了党史学习教育的实际成效。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城街道党工委始终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把党史学习教育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聚焦民生实事,扎实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奋力推进南城高品质城市中心建设。

日前,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利民接受东莞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将积极抢抓“三区”叠加重大机遇,增创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城市中心新品质,提升城市中心新形象,不断提升城市中心首位度,高质量推动南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朱利民

■对话

南城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利民:

以提高城市首位度为抓手推动高质量发展

东莞日报:南城街道接下来将如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

朱利民:我们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迅速在南城掀起学习贯彻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热潮。同时聚焦重点工作,切实把学习宣传贯彻成果转化成南城高品质建设城市中心的实际成效。

在宣传贯彻方面,我们主要做到“三个突出抓好”:突出抓好专题培训,领导干部带头学,基层组织交流学,全员培训集中学;突出抓好宣传宣讲,深入开展专题宣讲,持续开展百姓微宣讲,广泛开展宣传报道;突出抓好专题调研,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民生实事,注重成果转化。

在成果转化方面,我们主要做好“三个扎实推动”:扎实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扎实推动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扎实推动党的建设全面过硬。

东莞日报:南城街道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的总体情况如何?有哪些亮点举措,取得了哪些进展成效?

朱利民: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南城街道认真落实市委工作部署,扎实做好“规定动作”,创新拓展“自选动作”,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落实到工作中、贯穿在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上。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制定“1”个总体实施方案。成立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全面部署推进各项重点工作。自今年4月以来,我们坚持每周至少组织1次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会议,通过学而思、思而学、学而悟、悟而实践的螺旋式上升和循环模式,在知行合一中践行初心使命。

二是紧密结合工作,落实“10”项重点学习任务。组织党员干部自学,组织专题培训,组织专题宣讲;专题开展学习,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开展专题研究,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党史进校园系列活动;抓好流动党员学习教育等。

三是结合南城实际,打好五张品牌。“6·18”涉疫事件发生以来,我们在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群众生命和健康的同时,还精心打造了战疫宣传品牌、社区特色品牌、宣讲特色品牌、文化特色品牌和民生特色品牌等五大特色品牌。

东莞日报:南城街道在“我为群众办实事”方面,征集了哪些市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围绕市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重点开展了哪些方面的工作,真正解决市民群众的“实际难”?

朱利民:按照既立足眼前、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具体问题,又着眼长远、完善解决民生问题的体制机制的原则,我们梳理出8类重点民生实事,涵盖医疗保障、教育扩容、交通治理、小区改造、食品安全、生产安全、文化建设、政务服务等领域,全方位解决群众的“医”“食”“住”“行”等问题。

这次疫情让大家意识到,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就是最紧要的民生实事。“6·18”涉疫事件发生以来,南城广大党员干部、医护人员、公安干警和社区工作人员等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头冲锋在封闭封控区域的疫情防控第一线,切实做好核酸检测、物资保障、疫苗接种等工作,当好群众健康的“守门员”。接下来,南城将持续推进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切实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加快南城医院的改造升级,实现医院实际开放床位达到350张以上。同时,大力推进新冠疫苗接种工作,满足群众就近接种的需求。

在保民生方面,教育领域的支出是我们投入最大的一个。未来5年内,南城将投入30亿元以上,在增加优质学位供给的同时,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探索集团化、品牌化办学模式,确保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阳光”,感受“阳光教育”。

在交通治理方面,将加快推进莞太路等道路升级改造工程,进一步合理规划停车位,于年内新建路外停车位1432个,新建配建停车位2420个。在提升市民居住品质方面,将着力推动辖区黄金花园、蚝岗小区、东鸿大厦等6个小区既有住宅的加装电梯工作。在食品安全方面,将于年内升级改造5个农贸市场。在防控生产安全事故方面,将持续加强排查,切实抓好重点行业生产安全工作。在深化群众文化活动方面,将继续打造“艺之南”“篁溪雅韵”等文化品牌。此外,将继续优化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改善营商环境。#p#分页标题#e#

东莞日报:城市中心代表了一座城市的形象,南城街道如何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着力打造高品质的东莞城市中心?

朱利民:南城将以提高城市首位度为抓手,通过拓展城市空间、提升城市品质、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深化城市文化内涵,进一步推动南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发展的实际成效确保“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一是拓展城市空间。南城将加快推进新一轮的国土空间规划,通过城市更新精准配置空间资源,提供高质量产业发展空间。

二是提升城市品质。交通形态决定城市形态,南城将重新调整、规划莞太路、东莞大道等9条重要廊道的街区空间,适应市民群众新的出行需求,从平面建设转向立体建设,打造更亮丽的城市中心。

三是强化城市精细化管理。城市就像一个家庭,美好与否,取决于运营的精度。作为东莞城市中心,我们将持续强化精细化管理和网格化管理,做实做细污水治理、垃圾分类等工作,通过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人才落户。

四是深化城市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南城本土的优秀文化资源和文化传统,加强文化传承;发挥东莞“海纳百川,厚德务实”的城市精神,让来自五湖四海的市民融合在一起。

■南城街道政务服务中心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了系列深化政务服务的具体措施

■实践案例

为群众提供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南城街道政务服务中心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出了系列深化政务服务的具体措施:

一是打造政务服务品牌,率先实现“不动产一天办”。5月27日在全市镇街(园区)中率先实现不动产高频登记业务“一天办结”。

二是配齐智能自助终端,线上服务“不打烊”。配备共20台“莞家政务”自助服务终端,打通便民服务“最后一公里”,为群众提供24个小时不间断的服务。

三是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深化“一件事一次办”专项改革,拓展“一窗通办”和“一网通办”,持续深化“不见面审批”服务。

此外,推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一体化落地,打造高素质政务服务队伍,不断优化受理审批流程,以高效、便民的政务服务,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群众声音

南城街道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厅的自助终端机,不仅可以办理多个部门的业务,还可以自助拍照、复印、缴纳电费、购买燃气等,下班时间也可以办,真的很方便。

——市民王先生

文字:刘志斌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