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年来,黄江投入近16亿元建成37宗城市品质提升工程,投入8000万元实施广深铁路沿线景观提升和街头绿地建设等10项彩色林建设项目。

为进一步提升城市品质,在城市环境、城市品质上高水平对标对表深圳建设,黄江今年痛下决心打通“断头路”、铁腕整治环境卫生,一座城区品质卓越、综合交通便利、生态环境优美的品质小镇正在加快构建。
促进城乡发展环境整体提升
城市是发展的载体,只有高品质的城市,才能承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黄江在城市品质建设上,以大手笔投入、“绣花功夫”推进城市品质大步迈进。
去年,黄江镇投资约3.4亿元新增城市品质提升项目15项,投资3.2亿元实施嘉宾路等道路升级改造工程,投入5.1亿元打造田美社区、田心村特色精品示范村,升级改造23座公厕,打造11座星级公厕。

▲田心村星级公厕
黄江镇地处东莞市东南经济带腹地,西南与深圳市交界,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广深港澳科技创新走廊建设的关键节点。东莞地铁1号线经过黄江镇域,与深圳地铁6号线在公明站相接,可快速、便捷地到达周边城市。
“向南与深圳光明进行产业衔接,建设莞深创新融合发展先行区;向北发挥自身生态资源优势,与松山湖旅游区结合,可打造区域生态旅游核心。”黄江镇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借由城市品质提升契机,统筹引导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并进,寻求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最大化扩展,促进城乡发展环境的整体提升。
规划根据黄江镇域的整体品质,将全镇划分为三区、两片的品质格局。其中,北、中、南三个城市建设发展比较成熟的区域,主要体现现代城市空间品质;而蝴蝶地水库、清泉水库周边的湿地生态片区,大屏嶂、黄牛埔以及宝山三大森林公园组成的森林生态片区,则主要体现黄江的自然生态品质。

▲黄江镇黄牛埔森林公园摇曳生姿的美人蕉
此外,还将依托良好的生态自然基底,将山体和水系串联起来,形成“蓝绿相间”的生态网络结构,发挥其生态价值。
一方面,建设两条纵向城市生态走廊串联巍峨山和周边山体,以及串联大屏嶂森林公园和黄牛埔森林公园。

▲黄江镇黄牛埔森林公园绿草如茵,水鸟翩跹起舞
另一方面,依托黄江河水系轴线,将沿线众多分散的水库、河流等滨水资源,通过点线串联的方式,形成覆盖镇域的水网系统,体现黄江水系的特色,展现滨水活力。
大力改善道路交通品质
“变化太大了,一周时间不见,这条路我差点就认不出来了。”王先生每周都要经过东环路到学校接儿子,最近他发现道路景观发生了明显改变:道路两旁种上了许多青翠的竹子,各种颜色的植物组成了一个花坛,缤纷的色彩给周围环境带来不少生机。
通过实施彩色林建设,黄江系统升级全镇道路节点绿化,美化公路路域环境,如今走在黄江街头,道路两边新种的多彩花卉时不时就会让人眼前一亮。

▲黄江公常路高速路口提升现场
当前,黄江正重点推动政策、产业、人才等资源向创新节点集中投放,狠抓招商选资,全力打造莞深优质项目集聚高地。面向未来,被寄予厚望的黄江镇,将进一步完善连接光明、松山湖两大科学城的交通网络,全力打造“深莞高度融合样本”,积极承接科技创新资源溢出。
按照“全面对标对表深圳”的要求,黄江今年集中攻坚“断头路”,大力改善辖区道路交通品质,提升黄江在大湾区融合中的交通通达水平。

▲环城南路全线贯通#p#分页标题#e#
“终于打通了!”“以后接送孩子再也不用绕路了!”……7月1日起,黄江市民期待已久的环城南路全线贯通,极大改善全镇道路交通内循环,进一步方便周边居民出行条件,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基础建设保障。
为进一步打通对接深圳道路的盲点,今年下半年黄江还将启动接驳深圳的长约1.6公里星光大道升级改造工程,打通该镇约7公里道路连接深圳。
同时,加快打造连接光明科学城和松山湖科学城的8公里快速走廊,尽早实现与深圳光明科学城、松山湖科学城道路全面贯通;规划对接深圳的生态大道(西环路—生态路)、清龙路、松黄路的交通路网升级,尽早实现“三纵五横”交通大贯通。

▲航拍黄江北站施工现场
接下来,黄江将全力打造“TOD之城”,高标准推进TOD综合开发规划、TID概念设计相关专项研究工作,推动3条城市轨道线路和2条城际轨道线路与深圳大都市圈接轨。
同时,力争打通生态路和深圳公明之间的断头路,规划建设松黄路,进一步完善连接光明、松山湖两大科学城的交通网络。
高标准建设“四园四馆”
7月6日下午4时许,已经退休的市民陈大伯和往常一样,带着孙女来到党史公园遛弯散步。自从黄江镇田美社区公园改建为党史公园后,他常常喜欢沿着光辉历程百米长廊漫步,从长廊的起点,一直阅读到终点。

▲黄江镇党史公园
当前,黄江在城市品质提升方面努力对标深圳,高标准建设黄江“四园四馆”。6月30日,黄江镇党史公园正式揭牌,这座融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于一体,集党建文化与地域文化于一园的党史教育主题公园,以党史学习“一廊三路”为主线,向参观者展现党的100年来历史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

▲蝴蝶地生态公园(建设中)
此外,黄江投入1.5亿元建设的蝴蝶地湿地公园目前已初步投入使用。该公园以自然生态环境为背景,以户外休闲游憩为主要形式,结合休闲步道、滨水栈道建设,打造成为一个集休闲、运动、观光、游乐于一体的美丽田园。
接下来,黄江还将新建黄江科技公园,并配套建设城市规划馆,建成后将成为全市首个制造业高新技术产品展示主题公园;对黄牛埔水库、星光水库、蝴蝶地水库等进行文化提质,并新建麒麟山文化休闲公园,以及儿童公园、美术馆、文化馆和艺术馆。
黄江将以点状布局模式构建碧道网、公园网,推动简单的“自然美”转化为多元的“人文美”“生态美”,逐步形成“出门见绿”的“十分钟生态休闲圈”,丰富群众文化活动,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