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么用燃气是安全的?燃气泄露怎么处理?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是什么?如果不小心一氧化碳中毒要怎么急救?……9月1日晚,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举行以“燃气安全 防患未‘燃’”为主题的燃气安全直播沙龙活动,这些关系到每家每户的安全问题,都能在活动中一一得到解答。

这个很重要!没有安装使用或面临处罚
活动嘉宾围绕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相关政策法规、安全用气要点、燃气安全事故自救等展开讨论。
新奥燃气安全专家介绍了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讲解了装置的工作原理和日常维护注意事项。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可用于监测可燃气体的泄漏,当检测到气体泄漏时会发出报警信号,以提醒现场人员采取安全措施,并驱动排风、喷淋等系统,防止发生爆燃,从而保障燃气使用安全。
据悉,今日起正式施行的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的,应当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并保障其正常使用。”餐饮场所、企业及单位饭堂等应根据要求,安装防爆型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和紧急切断阀,并根据不同介质的气体,设定合规安装位置,对于超出规定年限的防爆型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和紧急切断阀,需重新安装,并对设备定期进行功能检查,及时委托具备资质的单位进行维修或更换。目前,市场可燃气体报警装置质量良莠不齐,建议购买时应选择符合国家标准、行业规范,并具备相关资质且后期维保有保障的厂家,可通过当地具备经营许可的燃气经营企业进行指导推荐。
9月,我市将启动入户宣传行动,动员餐饮等行业装好、用好可燃气体报警装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餐饮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使用燃气未安装可燃气体报警装置的,责令限期改正,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未改正的,处五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一万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整顿;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我市将于10月开启新一轮的燃气安全大检查,拒不整改的用户,或将面临暂停供气处理甚至行政罚款。

严抓燃气安全护平安 全市上半年查扣“黑气”近2万瓶
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有关负责人在活动中介绍今年以来“黑气”整治情况。今年,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局以宣传为先导,玉兰女子城市执法服务队、城管片长积极上门宣传,引导用户鉴别“黑气”,同时持续加大打击力度。今年上半年共打击“黑气”行为700多起,查处“黑气”窝点近700个,查扣气瓶19000多个,立案查处案件158宗,处罚金额8万余元。
市民如何鉴别“黑瓶”、“黑气”呢?首先是查证件,用气前可了解储配站是否持有《燃气经营许可证》,供应站是否持有《燃气供应许可标识》,可要求送气人员出示上岗证,并了解证件是否在有效期内。其次是看标识,查看钢瓶是否印有“CS”钢印,是否附有定期检查合格标志,市民还可在钢瓶护罩上查看钢瓶的出产日期和使用年限,经过检钢瓶还可在角阀上看到检测牌的检测日期。最后是查二维码,合法合规的燃气瓶上会有独一无二的二维码,相当于燃气瓶的“身份证”,市民可以用手机扫燃气瓶上的二维码,查询燃气瓶从充气到运输、从销售到使用场所的每一环节。

即日起启动燃气安全入万家万人敲门行动
活动还邀请了市第六人民医院的医生讲解如何判断自己是否一氧化碳中毒,第一时间如何自救。同时介绍了使用燃气的注意事项,以及发生燃气泄露时的正确处置措施。

为了让市民切实了解燃气安全知识,特别是工商户充分理解和配合可燃气体报警装置安装新政,从9月1日起,城管部门将联合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力量,在全市范围发起为期一个月的燃气安全入万家万人敲门行动,查新政落实、查安全漏洞、查应急措施,送政策咨询、送安全知识、送便民服务。
(记者 蒋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