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改善乡村风貌,黄江镇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要求每个村(社区)以党建为引领,从细微处着手,每年要在人居环境方面,至少做十件微实事,通过系列的“微改造”“微整形”,促使乡村风貌大改观。

党建引领
为行动添上“新引擎”
今年以来,黄江镇通过运用深化“党建+工作”模式,全面实施党员“亮身份、亮职责、亮承诺”、干部驻点联系群众制度,成立20个村级乡村振兴办公室,作为“乡村振兴攻坚堡垒”,由党支部书记担任“堡垒长”,有力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各社区(村)党组织书记担任村庄“清洁指挥长”,负责辖区的村庄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充分发挥村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动群众、组织群众,推动人居环境“微实事”工作,围绕工作目标,确保做到村前巷尾清洁有序,房前屋后干净整洁,河塘沟渠治理有效,充分利用街头巷尾的闲置地、“边角料”,打造美丽“四小园”,全域美化靓化村庄环境。

广泛发动
挖掘身边“微实事”
今年以来,各社区(村)根据《东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指引》要求,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验收中存在的问题,分别从辖区卫生死角,乡村巷道、房前屋后闲置地、基础设施等升级改造,黑臭水沟、乡村池塘治理等方面着手,征求群众的意见,确定年度“微实事”的工作目标任务,形成工作台账,每月进行更新,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工作任务。
同时,黄江镇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微实事”工作,把其纳入农村人居环境重点工作,列入《黄江镇农村人居环境评比方案》评比项目,要求各社区(村)每年最少开展十件人居环境“微实事”,每额外增加一件“微实事”奖励一分,每月对相关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分及通报,进一步增强各社区(村)的荣辱观,激发人人争当先进、既要“面子”又要“里子”的浓厚氛围,进而推动工作“往深处抓、往实处干”。
据统计,目前黄江镇各社区(村)累计申报了96项人居环境“微实事”,截至9月25日,已完成“新市长江三街后巷整治、翻新大家乐广场篮球场、花厅街生活垃圾黑点整治、广龙路绿化补种、社贝水沟清淤工程”等68个项目,累计已投入金额约550万元。
接下来,黄江镇各社区(村)将继续发动干部群众,逐项实施,力争年底完成各项“微实事”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