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10月16日),省台《广东新闻联播》栏目播发了由东莞广播电视台采制上送的以《东莞优化“民生五位”供给 提升群众获得感》为题的报道,关注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东莞着力解决民生“五位”问题的具体举措和取得的初步成效。
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东莞围绕 “学位、病床位、停车位、养老床位、就业岗位”等民生“五位”问题,重点梳理解决2000多项群众急难愁盼事,将学党史、办实事落到实处,奋力推动东莞在万亿元GDP、千万人口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

东莞以问题需求为导向,积极推动教育扩容提质。新增公办中小学学位3.7万个、公办幼儿园学位5520个。

市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叶淦奎:“加大我们教师队伍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加大教师的培养力度。”

今年3月,市人民医院红楼院区“床位管理中心”启用,有效缓解病床供需矛盾。

市人民医院病床管理中心主任莫义玲:“医生评估好病情,病人是可以跨科的。自己科室如果没有床位、可以跨科的,我们就会选择相应的科室来进行跨科处理。”

市卫生健康局党组书记、局长叶向阳:“我们也要加强五大区域中心医院的建设,加强社区卫生体系的建设,加快镇街医院的转型升级,为东莞的老百姓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卫生健康服务。”

今年以来,围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东莞持续实施2000多项民生项目,全力兜牢基本民生底线,真正把实事办到群众的心坎上。

市镇两级实事项目2000多项,全面覆盖“学位、停车位、病床位、养老床位、就业位”等群众关切的急难愁盼领域。其中,新增停车位4.86万个,节约患者药品费用9亿元,城镇新增就业8万多人,及时响应了群众的迫切需求。

东莞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实践活动组常务副组长敖欣:“截止10月中旬,全市2000多项实事项目已陆续落地生效,及时有效地响应了群众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