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照顾好老人和小孩!警方两月内找回2415名“迷失人员”

据统计显示,最近两个月内,我市公安机关共帮助群众找回走失、迷路等“迷失人员”2415人,其中绝大部分是孩子和老人。尽管在多方努力下,最终结果都有惊无险,但这么庞大的数字,也给负有监护责任的家长敲响了警钟。

案例一:11月20日晚,清溪公安分局路面巡逻警力接连在镇文化广场找到两名走失儿童。

其中一名走失女孩小李,因与妈妈吵架后独自离家,家长到处寻找无果后报警,警方最终在文化广场一个角落找到了小李。

另一名孩童当晚和爷爷到文化广场游玩,后与爷爷走散,独自一人坐在广场的台阶,被热心群众发现后向警方求助,经过查寻,警察蜀黍终于找到了小男孩的爷爷。

少年儿童因心智发育尚未完成,且对潜在的危险认知不够,容易作出冲动或随意的举动,防范孩童走失,作为家长的你一定要知道:

1、一定要把孩子控制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防止出现意外情况。平时加强对孩子防走失教育,教会孩子走失后原地等待或向警察、保安求助,平时记住爸爸妈妈的电话,对陌生人或家人之外的“熟人”要加强防范。

2、外出出行,尤其是在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要保证孩子不离开自己的视线,遇到人流量大时要抱紧或抓紧孩子,以免不慎被人群冲散或出现踩踏情况。

3、对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加强相互理解,教育孩子时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4、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为孩子佩戴防走失定位设备。

5、一旦发生未成年人失踪情况,家长应第一时间拨打110或到当地派出所报警,同时可以组织家人到孩子常去的地方,或者到车站、码头、地铁站等地开展寻找。

案例二:11月23日下午,万江分局接报警人马先生称,其母亲在某小商品城走失,且老人没带通讯设备,又不会讲普通话和粤语。

公安机关根据马先生母亲的体貌特征多方查找、搜寻,最终成功找回老人。

根据目前救助的数据分析,三类老人最容易走失。

第一种是患有老年痴呆的老人;

第二种是年纪大、记性不好的老人;

第三种是从乡下或外地来,面对陌生而热闹的环境,辨不清方向的老人。

为了预防家中老人走失,警方也提醒广大市民,老人独自出门前一定要做足准备工作。

1、制作身份卡片。在老人的衣服口袋里放入制作的身份卡片,卡片上面记录老人的个人信息或家人的联系电话,以及主要病症处理方法等内容。

2、尽量不要让年纪大的老人独自外出,也尽量不要带老人到人多或交通比较复杂的场所。

3、平时多与老人交流,教老人记住家人的电话、住家周围的标志性建筑(如大商场、市场、学校、公园、小区名称等)。

4、有条件的情况下,为老人佩戴防走失定位设备。

5、发现老人走失后,家属要在第一时间报案。

以上这些防范小提示,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