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间,社会上“兴起”了一个职业——“代理退保”。代理退保团伙打着为客户维权的旗号,煽动、怂恿客户退保,为客户代理向监管部门投诉,从而向客户收取高额代理手续费,更有甚者借此行骗,从中牟利。
去年,中国银保监会就“代理退保”等乱象发布了相关风险提示。当前,仍有一些不法分子以“代理退保”“代理维权”名义招揽生意,声称可帮助消费者“全额退保”“修复征信”“解决债务”“全额免息”,怂恿或诱骗消费者委托其办理退保、免息等事项。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消费者,远离“代理退保”“代理维权”不法行为侵害。
案例:轻信全额退保,痛失40万元重疾赔款
年初,东莞年近不惑之年的岑先生,不幸被查出肺癌,饱受疾病折磨痛苦的同时,还要面对抗癌路上沉重的经济压力:高额的治疗费和康复费、收入损失、整个家庭的各种生活花销……
一天,突如其来的一个电话,让岑先生与其家人仿佛看到了一丝希望。电话那头是保险代理人小黄,她积极协助岑先生代办理赔,在梳理岑先生保单信息时,发现现有效保单仅存一份含重疾保额为5万的保单可申请理赔,另外一份重疾保额40万的保单早已在2019年办理了退保手续,不能理赔了。小黄的回复给了岑先生当头一棒,刚燃起的一丝希望彻底破灭。
2006年,岑先生在朋友的推荐下为自己投保一份鸿盛产品,其中重疾保额为5万。后来2016年,他再次为自己加保了一份平安福产品,重疾保额40万。2019年的一天,岑先生听信了抖音网络上对平安福的诋毁,还轻信了所谓的“全额退保”代理机构,不仅全额退保没有实现,还害自己丢失了保险保障。
在小黄的协助下,岑先生的理赔结案了,本次符合鸿盛重疾一类重大疾病保险责任,得到保险公司4万的重疾理赔金。手机的到账短信,岑先生看了一遍又一遍,不敢相信当初自己的一个退保决定,竟让自己痛失40万的保障。
现状:代理退保诈骗出现产业化
以上案例中的岑先生一时冲动将保险退掉,使自己和家庭暴露在风险中,风险降临时痛失保障。据了解,代理退保人员绝大多数不具备法律职业资格,通过捏造保险公司违法行为来蒙骗客户,阻碍客户用正规渠道维权,最终导致客户利益受损。
据东莞市保险行业协会介绍,当前代理退保“黑色产业链”呈现出“产业化”“网络化”“扩散化”的新趋势。
一是“产业化”。代理退保已经形成产业化的运作模式,用商务咨询、法律咨询、网络信息科技等名义成立公司,大肆招募离职业务员进行职业化运作,此类组织分工精细,一方面大肆攫取和倒卖保单信息,另一方面假借机构客服、监管人员、律师名义骗取客户信任。
二是“网络化”。网络渠道的代理退保“黑色产业链”迅速崛起,他们通过抖音、快手、西瓜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以“指导金融消费者维权”的名义发布视频或网络直播,有的甚至还开设付费网络课程传授“维权攻略”,仅抖音上即有逾百个发布此类信息的抖音号,累计粉丝量达10万人以上。除此之外,利用微信群、微信朋友圈、淘宝网店,打着“全额退保”“免息还款”等旗号公开揽客的更是屡见不鲜。
三是“扩散化”。代理退保的范围呈扩散趋势,从有效保单向失效保单、从电销业务向个险业务、从寿险业向产险业、从保险业向银行业蔓延。
目前,银行保险监管部门在着力打击“代理退保”“黑色产业链”,包括构建内外联动机制,与公安、网信等部门建立沟通和联动机制,对外营造多部门联合开展打击“黑色产业链”违法违规行为的舆论环境,推动公安部门成功侦破典型案例,形成强大震慑。同时,建立更加完善的人身险等客户敏感信息保护工作指引,切断黑产获取客户信息的供应链。但不法分子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打击代理退保黑产仍任重道远。
银保监会提示:不轻信“代理退保”虚假承诺
不法“代理维权”“代理退保”风险高、危害大,银保监会消费者权益保护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要根据自身需求理性消费金融产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首先,依法理性维护自身权益,防范非法代理维权侵害。消费者对金融产品或服务有疑问,应通过正规渠道提出合理诉求:可以直接与金融机构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通过行业纠纷调解组织化解,或向金融监管部门反映,还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正常渠道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不轻信“代理维权”“代理退保”的虚假承诺,拒绝参与违背合同约定、提供虚假信息、编造事实的恶意投诉。
其次,根据自身需求选择适当的金融产品或服务,勿受“退旧保新”“高收益”等说辞诱导。消费者要掌握一定的金融常识,了解金融产品或服务内容,根据自身需求和风险承受能力购买合适的产品,树立理性消费观念。比如,购买保险产品要符合自身风险保障需求和经济能力,使用信用卡或贷款类产品应考虑借贷成本和还款能力,投资理财产品应符合自身风险偏好和风险承受能力。
最后,防范非法代理维权给个人信息安全埋下隐患。消费者要注重提高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妥善保管重要身份信息、敏感金融信息。切勿将银行卡、身份证、保险合同等重要单证轻易转交他人,以免被恶意使用或非法买卖,给自身信息安全埋下隐患。如果发现合法权益受到不法行为侵害,应及时向监管部门或公安机关反映,保护自身权益。
/ 链接 /
退保带来的风险有哪些?
保险专家建议,消费者应该根据自身风险保障需求,谨慎办理退保。一般而言,保单退保会带来以下的风险:
首先,保单中途退保,按照合同约定只退还保单现金价值,退保损失较大。
其次,办理退保后,原本保单承诺的保障会立刻终止,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原享有的保险权益会立即失效。简单来说就是损失了原有的保险保障。
最后,退保后,再想要购买保险,就更难了。保费是和被保险人的年龄密切相关,年龄越大,保费越贵;另外,退保后再投保,可能会因身体状况的变化而被拒保,从而失去获得保险保障的权利。即便重新投保,等待期会重新计算,被保险人在这期间内因疾病导致的医疗费用支出、身故等保险事故,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
保险专家提醒广大市民,切勿一时冲动将保险退掉,退保后就会使自己和家庭暴露在风险中,一旦风险降临,后果不堪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