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坚守扶贫一线,来自东莞的他获评韶关“荣誉市民”

“韶关市给我颁发了证书,心里觉得挺开心的,这是对我这些年帮扶工作的极大肯定。”回忆起日前,在东莞韶关对口帮扶工作第十四次联席会议暨乡村振兴工作会议上被授予韶关“荣誉市民”证书的情景,坐在办公室里的唐毅言语之中仍有抑制不住的激动。

▲唐毅(左)获评韶关“荣誉市民”

五年,足以在岗位上干一番新事业,足以见证一个孩子从襁褓到入学,来自莞城街道人民公园管理所(现莞城公用事业服务中心人民公园管理办)的唐毅却选择将这段宝贵光阴挥洒在贫困地区的土地上。以精准施策深化农村综合改革,以互联网+推进产业发展,如今,他心心念念的韶关市南雄市邓坊镇赤石村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3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产业发展有了新路子,日子越过越红火……

“理工男”变“管家婆”

“我是韶关出生的,家乡有需要,我就会全力支持。”定居东莞多年的唐毅,对于家乡韶关始终有无法割舍的情感。

时间倒退回2016年,唐毅还是莞城公用事业服务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在市政办负责着道路维护等工作,计算机专业出身的他,算是一位妥妥的“理工男”。在他心中,也一直有个跳出舒适圈、走进新环境施展拳脚的念头。

一方面可以帮扶家乡,另一方面可以将自己所学施展到更为广阔的空间,2016年,顺着扶贫政策的“绳索”,唐毅选择了加入驻村帮扶的队伍。

2016年4月25日,是唐毅来到韶关市南雄市邓坊镇赤石村担任“驻村队长”的日子。他还清楚地记得初到时的印象: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差,但是情况也不是十分乐观。村委会只有差不多40平方米,空间几乎被会议室挤占了,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下辖三个自然村,互相之间来往的小路都是泥路,一不小心还会踩进水田里。

▲赤石村道路建设前后对比

既来之,则安之。安顿好住处后,唐毅就开始走村入户盘查“家底”,哪一家是贫困户,哪一家需要什么帮助,需要添置什么东西,一笔一笔地记录下来,细细研究,寻找解决方案。事情无论大小,一应处理,他自诩“管家婆”。

赤石村内有一五保户,因病致贫,常年居住在早些年村内统一规划的泥砖房内,每逢七八月份集中降雨季节,房子就面临倒塌的危险,根本无法居住。

▲村干部与村民商量危房改造事宜

“了解到情况后,我马上帮雷老伯申请到了危房改造的资助,但是他说自己没有地盖房子。”好不容易申请到了资金,却又面临着无地建房的问题,唐毅随即找到了雷老伯的亲属协助帮忙,几经周折后,终于在新的地块上为这户村民建起了新房子。告别了漏雨的泥砖房,搬进了砖块砌成的新房子,雷老伯开心不已,眼眶中泛着泪光,对唐毅的帮助连连道谢。

搭网络快车拓销路

一日与村民深入接触,唐毅一日更加明白:帮扶的资金有限,帮扶的日子也有限,更重要的是如何提升村子的自身“造血”能力。

赤石村历来有烟稻轮作的种植习惯,是该市的种烟和种粮“大户”。烟稻轮作,该地的土地资源才得以养护得当,产出的稻谷“美香占2号”口感软糯,米香浓郁,堪称“上品”。但是由于交通欠发达、销售方式单一等原因,每到丰收季节,销路就成了大家发愁的难题。

2017年,唐毅驻村帮扶的第二年,一次“腾讯为村”项目的宣讲活动,让他深受启发。活动结束后,他马上找到了现场工作人员,询问详细情况。很快,在他的努力下,韶关市获得了该平台的免费使用指标。

“刚开始大家都不愿意加入,我就挨家挨户去跟他们讲解加入这个平台的好处,后来他们也慢慢接受了。”在唐毅的带领下,赤石村众多村民加入了“腾讯为村”,在互联网+的助力下,把米卖向更多的地方。

▲唐毅受邀参加“2018腾讯为村大会”

另一方面,为了保障香米的质量,唐毅还推动成立了鑫龙种养专业合作社,与高校合作,为村里的五家农户量身定制了动漫形象作为品牌,从赤石村出产的大米,一来突出了各家的特色,二来又可以让消费者溯源,压实了村民的生产责任,也开辟了新的销售渠道。唐毅自豪地告诉记者,多重措施下来,赤石村的“美香占2号”每年都能卖出差不多5万斤。

三年时间稍纵即逝,唐毅却早已把这里当成自己的另一个家,觉得有很多事情尚未完成。在征得家人和单位的支持后,他紧接着又进入了新一轮的帮扶。作为驻村第一书记,接下来的两年里,他利用自己在东莞积累的多年市政管养工作经验,为赤石村新修了水泥路,花了不到10万就为村子装上了400多盏太阳能智能路灯,为更多的贫困户完成家庭环境改造……直至离开前一晚,唐毅还像“管家婆”一样在一贫困户家中叮嘱下来要注意的各种事项。

▲回到赤石村,唐毅与村干部合影留念

近日,借着到韶关市接受表彰,唐毅又重新回到了这里。看见唐毅的到来,赤石村村干部和村民们都不胜欣喜,心中话语说不尽道不完,一行人还开心地合照留念。随着相机咔嚓一声,唐毅帮扶干部的身份定格在了2021年。他说,这份宝贵的记忆却会在他心中留存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