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东莞加大力度统筹资源,以城市品质提升为牵引力,推动产业升级。石龙镇积极探索新做法,大力推动城市品质三年提升计划顺利完成,深刻部署战略实施规划,坚持打造“湾区高品质名镇”的重要工作方向和内容,着眼于石龙镇的发展现状,不断美化城乡环境,打造“品质石龙”。作为国家信息化试点城镇,石龙镇立足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积极落实国家政策,适时提出智慧灯杆建设的思路,助力城市品质提升,争创新一轮区域发展优势。
创新“多杆合一”的运营模式
据了解,石龙镇在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运营模式上不断摸索,并推出细化的管理政策、改革管理模式,打造“建、管、运、维”一体化。按照国家基础设施和公共事业特许经营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石龙镇通过引进社会资本参与智慧灯杆项目建设和运营,探索了一条政府与社会资本双方共赢的智慧路灯投资建设运营模式,从而推动了智慧路灯的规模化建设。为东莞市智慧灯杆建设、管理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运营模式。
目前,在面向社会公开招标下,石龙镇政府将授权中标单位统筹全镇的1550支(含增加新建200支)智慧灯杆建设,以及智慧灯杆和所有公共路灯(共13570盏,含新建200支智慧灯杆和300盏巷灯)的日常管理维护,并由中标单位承担相关设施设备的用电。

灯更亮了,品质石龙“看得见”
提升城市品质的最终落脚点在于惠及民生。石龙镇政府领导班子成员实地调研镇内人居环境,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民生问题。作为曾经的商业重镇,石龙镇有着丰富的历史底蕴,时代变迁的痕迹篆刻在以中山路为核心的石龙老城区,与之呼应的,是亟需更新改造的城市基础设施。
近年来,石龙镇路灯管理部门频繁接获企业和市民的反馈,石龙镇存在“路灯不亮”的问题。经过查漏补缺,发现因道路上的杆体大部分使用年份较久,路灯设施残旧,导致光衰严重、照明亮度不足。为了提升城市的照明亮度,扎实推进“为民办实事”,石龙镇对全镇的灯光照明设施进行了全面的检查和维护,目前已经完成主干道7000多盏灯具的更换,解决了市民夜晚出行不便的问题,极大减少安全隐患,百姓获得感实实在在。

灯杆更少了,品质石龙 “摸得着”
为了能够切实解决多杆林立的现状,进一步助推石龙镇品质提升,石龙镇通过前期调研,依托第三方单位领先的设计规划能力和丰富的建设运营经验,获得项目建设可行性报告。经专家评定,石龙镇现有的杆体无法满足5G微基站及其他感知设备挂载的需求,并且杆体结构高度、颜色、尺寸不统一,路面杆体林立,影响道路整体景观。打造“多杆合一”可以实现在智能照明的基础上,满足小型交通标志牌、路名牌的挂载需求。通过深刻钻研石龙道路现状发现,“多杆合一”可将道路交通标志杆、电警杆、信号灯杆等全部合杆,可实现减杆率约64%,集约利用杆塔资源部署5G和储备5G站址资源。

有了智慧灯杆后,以往各自独立的路灯杆、探头、信号灯、指示牌等杆体可以化零为整。曾经影响美观、阻挡视线、给市民带来不便的杆体变成了多功能合一的智慧灯杆,提升了整体环境质量,为石龙引入了智慧城市建设的新鲜血液,真正为道路做“减法”。截止目前,荣文科技已经在石龙镇内华裕路、龙城一路安装智慧灯杆72支,安装工程仍在持续推进中。
发展为民,发展惠民,石龙镇运用“石龙模式”,从一件一件实事打造“品质石龙”,让城市品质提升“看得见”、“摸得着”,不断提高市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杆多用”建设助力城市城管精细化
东莞有着深厚的历史沉淀和文化底蕴,在城市文化沉淀积累过程中,城市管理像一根隐形的线,串联始终。
东莞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石龙分局以本次品质石龙的改革升级为契机,立足未来5G的智能时代,坚持“城市管理应该像绣花般精细”,为智慧灯杆赋予了更高的价值使命。
以智慧灯杆为核心载体,通过采用自主可控的智能物联网系统和智慧城市管理平台,挂载多种智能硬件设备,采用基于IPv6技术的Mesh无线通信网络技术构建城市级物联网,可以提供:智慧交通、智慧市政、智慧城管、智慧照明、智慧社区、5G基站搭载等服务。在此基础上,运用城市大数据平台,采集城市运行的多种数据,进行加工、处理、分析,为城市管理者提供一体化智慧城市管理的建设及运营服务,解决城市发展中城市治理的众多问题,提高城市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按照东莞市5G建设规划的任务计划落实5G基站的建设,秉承共享共建、集约高效的城市管理理念,石龙镇在本次智慧灯杆项目规划建设中,提前预埋管道6至8条,为今后在智慧灯杆上挂载其他智慧传感器所需的供电和光纤敷设提供便利,避免重复开挖市政道路。同时在智慧灯杆上预留5G 基站、广告灯箱、环境气象、视频监控、公共广播等设备挂载接口,整体解决未来该镇智慧城市建设挂载传感设备及5G基站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