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一名少女16楼坠下,多亏有了他们……

近日,经过东莞市人民医院多学科联合救治,曾在16层高楼坠下、生命垂危的娜娜终于渡过危险,身体逐步恢复了。

▲娜娜被转送至急诊ICU治疗

少女高空坠下生命垂危 创伤中心实施高效抢救

约一个月前,凌晨4点,15岁少女娜娜从家中16楼的阳台坠下,清晨6点左右才被亲友和保安搜寻发现。因失血过多,她已经处于严重昏迷状态。

救护车赶到时,考虑患者伤情严重、救治难度极大,最终将其紧急转运至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进行抢救。

时间就是生命!转运途中,救护车的医护人员第一时间通知医院,并在“东莞市危急重症交流(微信)群”通知医院急诊科,医院立即启动创伤团队(TTA),抢救工作随即展开。

为尽全力挽救娜娜的生命,TTA团队提前到达抢救室创伤复苏单元备好抢救所需物品、设备,并启动大输血方案,完善手术前准备,全员严阵以待。

凌晨6时25分,娜娜被送至创伤中心抢救室。创伤ABCDE评估后,TTA成员按照之前分配的任务各司其职,在保护好患者颈椎下立即行气管插管、深静脉置管、紧急输血等一系列抢救措施,随后马上将患者转送至放射科做增强CT。

检查提示:患者脑损伤、双肺挫伤、脾挫伤等多部位损伤,骨盆多发骨折失血性休克,并伴有创伤性凝血病,生命危在旦夕。

经医院多学科MDT会诊后,娜娜被迅速推入介入手术室进行介入止血治疗,术后转入急诊ICU提供纤支镜肺泡灌洗、抗感染、肠内营养支持、抗凝等生命支持治疗,生命体征逐渐趋于稳定。

最终,经过15天的精心治疗,娜娜的身体各项功能逐步恢复,予以气管拔管、呼吸机脱离,待之后再进行骨盆骨折手术治疗,即可康复出院。“感谢所有的医生和护士,谢谢你们。是你们的努力让我有重新再来的机会。”娜娜对医护人员说。

瞄准突发型创伤救治 打造专业化救治平台

在此次救治中,从救护车转运到医院创伤团队协作,市人民医院创伤中心的高效救治转运流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据介绍,为了做好创伤救治工作,市人民医院把创伤中心工作列为医院重点工作之一,以高效的创伤救治体系建设作为突破口,切实提升伤后快速的院前、院内救治。

创伤中心成立以来,通过整合全院的优质医疗资源,打造专业化的创伤救治平台,为全市大型突发医疗救援事件提供支持。

“白金10分钟”“黄金1小时”是该中心的救治理念。为强化这一理念,该中心设立了“东莞市危急重症交流(微信)群”,帮助全市的医院实现快速对接患者信息、紧急转运。还建立了高效、完善的创伤救治转运流程,最大限度地缩短院前、院内救治的反应时间。

“对于创伤大出血患者,时间就是生命,分秒必争!团队协同作战、创伤预警和救治流程的无缝衔接是至关重要的。”市人民医院红楼院区急诊外科医生组组长、副主任医师李剑强表示,创伤中心成立以来,从院前急救预警、院内启动TTA急诊创伤复苏、多学科会诊、损伤控制手术、创伤重症监护及术后康复等环节,实现了创伤救治的一体化闭环管理。做到“上车即入院”,大幅缩短救治反应时间,显著提升抢救成功率,有效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2021年以来,市人民医院创伤中心承担了全市多起大型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救治,表现出色。根据创伤中心统计数据,仅今年1月至10月,创伤中心收治绿色通道急性创伤总人数686例,其中ISS评分(损伤严重程度评分)大于16分的严重创伤患者共359人。救治效率上,患者在抢救室的停留时间下降约3分钟;专科会诊时间缩短约6分钟;急诊从申请到执行输血的时间从25分钟下降至18分钟;严重创伤死亡率从9.4%降低到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