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铁1号线某工区盾构区间掘进中,当班司机发现出土量变大,项目部组织查看发现路面已发生塌陷,沉降超红线预警值……好在以上只是演练中模拟的险情。12月2日,东莞轨道交通1号线盾构掘进路面塌陷应急处置演练项目开展,并成功进行。

演练达到了预期目的
为深化落实轨道交通工程领域岁末年初安全生产管控要求,提高轨道工程应急救援实战能力和专业水平,12月2日,市交投集团在轨道1号线新源路站(在建)组织开展盾构掘进路面塌陷应急处置演练项目。
演练模拟轨道1号线1301-6工区新东盾构区间左线正在掘进850环、推进到1275m时,盾构当班司机发现出土量变大,掘进速度变低的突发情况,随即向上汇报,项目部立即组织查看,发现险情进一步扩大,路面已发生塌陷,沉降超红线预警值。
项目部确认险情后,立即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并上报应急信息,1号线公司接报后立即启动应急救援预案,组织相关参建单位应急救援队伍赶赴现场,迅速展开各项应急抢险工作。
随着各项抢险措施的快速实施,空洞填满、地表检测稳定,险情得到控制,危机基本解除。轨道1号线公司根据事故处置和险情解除情况向上级单位报告,至此演练结束。
据介绍,本次演练涵盖了应急信息报送、应急响应启动、协调指挥、设备抢修、空洞回填、沉降注浆、外部增援等多个环节。参演人员根据演练程序,顺利完成各项预定任务,整个过程快速合理,有条不紊,环环相扣,较好地达到了预期的演练目的。

提高应急队伍的协同反应能力
演练结束后,交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市轨道公司党委书记罗沛强对演练活动进行了总结。罗沛强表示,一是要高度重视岁末年初的安全生产工作,层层压实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夯实基础工作。二是要加强关键环节的安全监管力度,严格落实风险隐患双重预防机制,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三是要建立健全应急响应机制,优化信息报送、抢险处置、新闻发布等工作流程,切实提升应急救援水平。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演练检验了现有的应急预案和各参建单位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组织和处置等方面的综合能力,有效提高了应急队伍的协同反应和实战能力,强化了应对盾构掘进路面塌陷的应急管理和处置水平。

【延伸阅读】
轨道1号线12座车站主体封顶
市轨道交通1号线起于望洪站,止于黄江中心站,线路规划总长57.99公里,共设车站25座,其中地下车站22座、高架车站3座。

截至目前,全线25座车站中,12座车站主体封顶,其他车站正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或土建施工等。全线24个区间中,3个区间贯通,12个区间进行盾构掘进,其他区间正在推进桥梁或风井等施工。盾构累计掘进15243双延米,架梁累计2868双延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