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市委领导和市委组织部指导下,茶山镇委以创建全市基层党建“全域推进、整镇提升”示范镇为抓手,以完善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为重点,以问题为导向,打通“堵点”、解决“难点”、消除“痛点”,攻克基层党建短板,着力提高党建工作质量,为茶山在“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打造“党建名师工作室”
强化“头雁”党建工作内生动力
“头雁”带对方向,群雁才能高飞。
茶山首先把焦点放在“头雁”队伍上。总的来讲,茶山各党组织书记素质较高、执行力强,但还存在个别党组织书记不够重视党建、办法不多,导致基层党建和中心工作融合不够。
今年6月至8月,茶山镇委书记与领导班子成员以及各村(社区)、单位党组织书记谈心谈话,党建办组建工作专班深入各单位全覆盖谈,了解“头雁”工作表现、工作实效,关心关爱干部成长,推动各党组织书记履行主责主业,强化党建引领各项中心、重点工作中的作用,激发党建工作内生动力。
同时,采用“三个一”模式,打造“党建名师工作室”,由“全国先进工作者”师清莲、“中国好人”刘建江等身边的典型担任名师,分享党建工作经验,引导党组织书记增强党建思维、创新工作方法。

▲组工干部先学先干,开展“大擂台”比拼
激发“两新”党组织先锋力量
做好“两新”组织党建工作,是助推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但是,部分“两新”组织没有认识到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还有的不知道“怎么抓”。
对此,茶山实施“两新”党建三个“双提升”计划,把“双标”工程建设经验延伸到“两新”领域,打造“两新”党组织标杆,召开现场会推广先进经验。通过标杆的示范带动,“两新”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进一步激发。
其中,嘉锐联合党支部党员带头接种新冠疫苗,并主动加入到镇核酸检测工作队;丽江豪园小区党支部组织召开联席会议,解决小区燃气管道改造等群众身边事。
针对不知道“怎么抓”问题,通过让每名“两新”党委班子成员固定联系服务多个“两新”党组织,切实做到“手把手”地教、“实打实”地帮。探索实施“两新”党建“1+4”标准化建设政策,对“两新”党组织的成立、党建阵地建设、活动项目开展等给予资金扶持。同时,制定“两新”党组织书记绩效考核制度,将考评结果与津贴挂钩,提升“两新”党组织书记抓好党建的意识和水平。

▲创新打造“党校巴士”
提升党员干事创业本领
如何更好发挥党员作用、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茶山积极打造党员实践、教育、考核“链条式”管理机制。
划分党员“责任田”,全面推广党员精准联系群众机制,制定一览表、联系户卡,确保每名党员联系若干户群众、每户群众都有党员联系。同时,组建“党员突击队”、设立“党员先锋岗”,把疫情防控等急难险重任务作为党员发挥作用的“战场”。
提升党员“战斗力”。充分发挥镇委党校教育培训主渠道作用,采用“理论+实践”教学模式,结合本地特色打造“党校巴士”、“五彩”教学线路,编撰党校教材,让党员既有学习又有实践,切实提升干事创业本领。组工干部先学先干,开展“大擂台”比拼,通过笔试、“微党课”视频创作、现场演讲等形式,讲党史、讲工作、讲启示,带动全镇党员干部开口能讲、提笔能写、遇事能干。其中,辖区内的讲解员,都是从这个“大擂台”活动中选拔出来的,切实推动党员把学习成果转化成工作实效。
亮出党员“成绩单”。量化考核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情况,并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职务晋升、干部选拔任用等重要依据,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红凳子”议事会
党群服务阵地建到“家门口”
如何实现党建阵地资源共建共享、互联互通?茶山坚持体系化建设思路,在全覆盖建设村级党群服务中心基础上,把党群服务阵地进一步延伸至镇和站(点)层级,让党员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接受教育、享受服务。为了用好用活阵地,在顶层设计上,明确由当地党组织牵头制定阵地管理方案、活动计划等,确保阵地有人管、有机制。
与此同时,统筹整合机关单位、村(社区)、工青妇等各方力量,积极“引入”各类党群服务活动,让党建阵地成为群众喜爱来的“会客厅”、党员主动来的“加油站”。比如,充分整合市老年大学茶山分校、党校分教点、工青妇等多方资源,茶山圩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今年累计开展“红凳子”议事会、“邻里节”、书法等活动超200次,吸引约5000人次党员群众参与。
通过示范创建工作,茶山镇委总结、固化示范创建工作经验,形成了一套党建工作长效机制;用心用情用力办实事解难题,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好口碑;攻坚克难、团结奋进,收获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在创建的过程中,也获得了启发:只有用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才能在党和国家、人民群众对党建的新要求中,找准党建工作的着力点;只有善用系统思维,综合分析党建工作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联系,才能探索出抓好党建的办法;只有直面问题短板,从根源上剖析、解决问题,才能全面提升党建工作质量;只有坚持群众路线,广泛凝聚群众力量,才能谱写好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