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医疗机构“哨点”作用,一周内检查辖区近300家药店;全面织密防疫安全网,公共场所严格执行测温亮码等防疫措施……连日来,记者走访石排镇各重点场所及多家药店发现,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形势变化,各场所采取积极举措,筑牢防疫“城墙”。

公共场所
严守进场“第一道防线”
12月20日,记者在石排镇埔心市场看到,入口的醒目位置摆放了疫情防控的宣传告示,还配有智能体温检测系统和专人值守。现场工作人员认真查看入场人员的粤康码、行程卡、体温后,才予以放行。对于未戴口罩的市民,市场还准备了口罩,也提供消毒液等物品给有需要的市民免费使用,在保证防控工作完成的同时尽显温情。
石排镇埔心市场的工作人员杨永珍提醒市民:“进入市场第一要戴好口罩,第二就是要测量体温,第三就是要查验粤康码、行程卡。”
在走访镇内部分大型商超时,记者了解到,根据要求,商场超市通过增加人员配备、减少入口数量等措施,严守进场“第一道防线”。在国和购物广场入口处,防疫“小喇叭”循环播放着温馨提示,只要有顾客进入超市,工作人员便有序引导其扫码测温、佩戴口罩。
进入商场内部可以看到工作人员及市民均全程佩戴口罩,市民在购物时也与他人保持了一定距离。随后,记者来到石排镇政务服务中心,看到陆续有市民前来办理业务。现场,市民按照工作人员的引导,依次进行人脸识别,经过智慧防疫通道后进入办事大厅,出入口井然有序。现场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政务服务中心作为直接联系、直接服务人民群众的一线窗口,根据上级有关工作部署,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工作。
“我们推出了‘不见面审批’的服务,可以通过邮寄办、网上办来处理业务。”石排镇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李德华说,“根据上级防疫要求,石排镇政务服务中心实行全预约制。群众进入大厅的时候,要戴好口罩,测量体温,还要核验粤康码、行程卡,都正常的话才能进入大厅。”

医疗机构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强化“哨点”作用
“进店要进行‘三部曲’,包括测温、戴口罩、亮码。”石排镇某药店店长罗凤珍告诉记者,已按照相关要求,下架37类药品。“市民如果有需要,需要前往医院就诊购药。”
19-20日,石排镇根据最新的防疫要求,加强对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及零售药店的监督检查力度,全面织密防疫安全网。
记者了解到,按照防疫要求,石排市场监督管理分局加强对辖区药店的常态化监督检查工作。13日至20日,该局局共出动620多人次,检查辖区药店298家次,已全覆盖一遍,派发镇指挥部通告160份。其中,对2家没有做好防疫工作的药店实行停业整改处理。
此外,石排镇综合行政执法办积极对歌舞娱乐场所、网吧、电影院、医疗机构等开展认真细致的检查。12月14日至20日,在做好本部门检查的基础上,石排镇综合行政执法办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联合检查,共出动人员174人次,检查4A景区、网吧、电影院、医疗机构、酒店、沐足店、理发店、美容院等场所共80家次;发出院感排查整改意见书23份、监督意见书13份、督办整改函17份,其中,对预检分诊处无人值守的2家医疗机构现场责令立即关门停业。
据悉,为做好疫情防控常态化宣传,石排镇积极行动,通过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多举措推进疫情防控宣传工作,在全镇形成了浓厚的宣传氛围。
石排镇各村,通过广播、宣传标语等方式,持续开展防疫宣传。在村宣传栏、广场、大街小巷张贴疫情防控措施、疫苗接种等有关内容海报,并通过悬挂横幅、电子屏滚动播放等方式,提醒广大市民提高思想认识、疫情防控不能松懈。
在石排镇的大街小巷,随处可见“蓝马甲”的身影,连日来,石排网格中心组织“蓝马甲”对出租屋、“三小场所”、药店、诊所、商场等进行巡查,排查重点人员并多形式宣传防疫工作,督促相关负责人严格落实各项防疫措施。

相关新闻
开展大清扫行动
助力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石排镇大力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统筹规划在镇内开展“齐动手、大清扫、大清洗”活动,阻断病毒传播途径。
12月20日,石排城管组织市场化公司对镇内主(次)干道、背街小巷等大清扫,大家拿起扫把,清扫路面垃圾,清理人行道上的杂草和清除道路堆积物,在日常保洁的基础上,对卫生死角建立台账,实施责任到人,对卫生死角进行逐一清理。
清扫行动对主(次)干道进行大冲洗,清除路面残留污迹。同时,对公交站点、公共垃圾桶等“城市家具”进行全方位的消毒,阻断病毒传播途径,并加大镇属公园、农贸市场、垃圾转运站等场所的大消毒大消杀力度,加强垃圾清运和垃圾收集点的消毒频率,消灭病媒寄生源,助力疫情防控。
本次大清洗活动,石排镇共出动环卫工人800余人次,清理垃圾330余吨,擦拭城市家具245个,冲洗道路共计4公里,环境消毒使用消毒液500公斤。本次市容环境整治活动将持续至农历新年前,营造干净、整洁、有序的市容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