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民声、察民情、集民智、解民忧”这是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以下简称:12345热线)背景墙上最醒目的标语。这标语道出了“12345”成立的初衷,也是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方向。

▲12345热线
作为东莞市政府民生的项目,12345热线肩负着市民与政府沟通的重要职责,疫情期间更是如此。在这里,有一群对电话受理工作充满热情和担当的接线员,他们尽职尽责为市民提供满意服务,受到了市政府与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

▲何蔼妍正在录入信息
架起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
“您好,这里是‘12345热线’,请问有什么能帮到您?”此起彼伏的电话铃声向记者“诉说”着这里的忙碌。
电话这头的小姑娘名叫何蔼妍,她正头戴耳机,一边倾听市民的诉求,一边运指如飞地在处理平台上记录事件。从接起到挂上电话,她只用了3分钟。
何蔼妍微笑着挂上电话。欠薪问题、社保报销、户籍管理……无论市民反映的问题如何“冷门”,何蔼妍总能应对自如。
时针指向下午6点,电话声渐少,何蔼妍起身活动了一下酸麻的腰身。
“这个工作累吗?”
“一天接近百通电话,嗓子都有点嘶哑了,说不累肯定是假的。”何蔼妍告诉记者,现在工作已得心应手了,回想当初,经过三个月培训,熟记所有职能部门权限范围以及各类政策法规后第一天接线,她还是手忙脚乱。
“记得第一次接热线的时候,心里特别慌,一边核实案件归口部门,一个热线就花费十几分钟。”现在,每一个问题该怎样回答,该派放给哪个部门,何蔼妍早已烂熟于心。
这是何蔼妍来12345热线工作的第4个月,从大学毕业走出校门,找的第一份工作就是12345热线的接线员。用她自己的话来说,这份工作给她带来了很多的收获,没有豪情壮语,只有默默坚守,现在戴上耳机,感觉自己不是一名员工,而是一名战士,虽然在幕后,但一样有斗志,疫情不止,我们不休。
12345,几个简单的数字,架起了政府和群众的连心桥,那座桥上,人来人往,处处散发着和谐温暖的气息。

▲钟丽婷正在为市民解答疑问
搭起政府与群众的“暖心线”
这样一段对话,让接线员钟丽婷流下了眼泪。
“你们是怎么回事?我的粤康码怎么变成黄色了?你们赶紧给我解决,不然我就......”电话那头,投诉人李先生在电话里情绪激动地吼道。
“李先生,您别激动,您的这种情况可能是因为大数据查询到异常导致,我们会将情况反馈给相关部门,迅速为您解决,请您别着急,请问您还有什么要问的?”
“没有了,你们赶紧给我解决,对了,这都晚上10点多了,你们还有人上班?”
“是的,我们是365天24小时都有人值班的,为市民提供满意服务”
“哦哦,我刚才的语气太重了,对不起,你们也辛苦,要注意身体。”
“没事”
挂了电话,钟丽婷的眼角挂着泪,从不理解到最后的道歉,一句亲切的关怀,一句简单的问候,钟丽婷觉得这些天的鏖战,值得了!
钟丽婷来12345热线有半年时间了,之前她在东城应急管理分局工作,都是接到12345派发的工单,去处理企业安全生产问题。
“自从半年前听到12345扩容300个席位,马上就报了名。”钟丽婷告诉记者。
“虽然工作有点辛苦,但乐趣也多。”钟丽婷说,“有的市民反映问题及时得到解决后,他们会打电话来表示感谢。虽然这些事都是我们应该做的,但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心里也是暖暖的。”
自东莞12月13日筛查发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以来,大家纷纷主动放弃休假,每位接线员人均接线100条以上,为保证市民诉求通道畅通,及时为市民服务,接线员们分3班24小时坚守在岗位。
就是在他们这群人的努力下,12345热线电话一直保持畅通,每位接线员都以战时状态对待每一个疫情相关电话,第一时间登记受理、跟踪办理、审核反馈,为群众排忧解难、解疑释惑、稳定情绪,一系列举措赢得了市民的支持和理解,搭起了一条政府与群众的“暖心线”。
让12345的声音更加深入人心
据统计,12月13日-25日17时,12345热线共受理涉疫问题62782件,接听满意率99.3%,办理满意度96.8%。
东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开通七周年了,在这七年里,12345热线用实际行动成为东莞市各级党委、政府问计于民、问政于民、问需于民的重要渠道;成为东莞市民与政府之间搭建的沟通桥梁。井盖缺失,社保缴费,路灯不亮,农民工被欠薪,噪音扰民,自来水管爆裂,物业管理差……凡是关系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紧急事、困难事,只要拿起电话,按下12345这几个简单的数字,市民群众身边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就能得到有效帮助和解决,这条热线逐渐成为了东莞市民离不开的号码。
抗击疫情的战斗还在继续,12345热线的这群接线员们,通过最有“温度”的“连心线”,让12345疫情防控的声音更加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