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战疫| 每天8300余份,这群人正和可能存在的病毒近距离“过招”

12月13日以来,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东莞市人民医院)连续派出医护人员参加我市大规模核酸采样工作,奔赴大朗、寮步、莞城、东城、虎门、松山湖等多个镇街(园区)。

作为东莞市新冠病毒核酸城市检测基地,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再次承担起此次大规模核酸检测的重任。截至12月25日中午12时,共接收到超过58000管核酸检测标本。

为能快速出具检测结果,检验科112名人员数日来加班加点,实验室内灯火通明,火力全开。每天,检验科除了要满足医院日常运作的检验需求,还需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高达8300余份标本的检测并出具报告。

接到核酸标本即将运送到的消息通知,枕戈以待的核酸检测人员立刻穿戴好防护服,马上奔赴现场开工。

每一份核酸检测报告的背后,都要经过拆包、建单、编号、加样、提取、点样、扩增、分析结果及发报告。每一个环节,都蕴含了检测人员的坚韧与担当。

▲标本建单、编号

标本加样

上机提取

点样

分析结果

今年以来,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对照相关标准,不断加强实验室检测能力建设,单日核酸检测能力达到了应急时15000份/天和极限时20000份/天的规模,如果按10:1混检,则最大检测量可达20万人次。经过多次升级建设,红楼院区和普济院区均设有PCR实验室,总面积达184平方米,开展分子检测项目近30项。

为能安全、快速、准确地完成市大规模核酸检测任务,红楼检测人员默默坚守岗位,全力以赴,为打好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硬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