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每一次治愈让你我更有力量

东莞用了半个多月时间控制住疫情,人们岁末的生活,重归平日的节奏。

经此一疫,很好地验证了东莞的两种力量——科学有序的防疫举措与城市文明理性的升级。

12月13日下午,大朗发现两宗新冠肺炎感染病例,疾控当天展开排查处置、流调采样。当晚,东莞果断延期五年一度的党代会,市领导与党代表们靠前指挥、一线“作战”。当天夜里,全市抽调1800名医护人员漏夜开展大朗镇第一轮全镇大规模核酸检测。14日上午,199名密切接触者被纳入集中隔离观察,大朗周边一园区五镇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14日中午,市新闻办举行发布会,通报病例情况与处置情况。

image.png

当天确诊,24小时内通报活动轨迹、隔离所有密接者。公众所有的担心,都得到了妥善处理。“稳、准、狠、快”,以最快速度、稳妥方法、精准方向和坚决决心,切断传播源切断,将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围内,出拳如风,动作凌厉,让外界又一次感受到了“东莞速度”。

安全感首先来自速度,而效能往往来自精度。“东莞速度”背后,是“网格化+大数据”的高效能城市治理。东莞多年的网格化基层治理经验无缝切换至应急模式,党员干部、社区(村)干部、公安干警、网格管理员、志愿者等力量压上网格,从“扫楼查漏”到服务管理 ,全力确保疫情防控不留盲区;粤康码、行程码、莞e申报、各核酸检测点人流量实时查询、非接触式远程政务,数字城市的科技力量赋能防疫,让疫情管得住、社会“转得动”。

image.png

走进东莞的工厂、学校、车站、医院等关键点、关节点,便会发现,这座城市早已绷紧疫情防控之弦,从“双码”验证、重点人群增加核酸检测,到医院预约诊疗、发挥药店“哨点”监测作用,坚持从严从紧落实各项举措。

党员志愿者为群众服务。

党员志愿者为群众服务。

另外,许多市民都有共同的感受,即便这次本土病例再度出现,但自己的工作生活依然平稳、有序。这正是东莞“稳、准、狠、快”的应急机制与执行力,让疫情防得住、控得牢,让经济发展不被突然按下暂停键,大多数市民工作生活不受影响,做到了“两手硬、两手赢”。

image.png

这样的依法科学精准施策,让东莞赢得了一次次主动。如果没有这样的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我们很难想象一座实际居住、活动人口逾1300万的特大城市,人流、物流高速运转的新一线城市,如何能够安然度“疫”?

政府部门及爱心组织向滞留者派送生活物资。

政府部门及爱心组织向滞留者派送生活物资。

“东莞速度”背后,也依托于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的进一步彰显。科技手段与治理体系固然非常重要,但起决定性作用的还是人。没有广大市民文明、理性、自律的意识,再强的管控、再强的技术也不能真正取得实效。特别是随着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人人自律、人人有责”不再是一句口号,而成为大家身体力行的自觉。

这次大朗疫情的迅速扑灭与全体市民积极配合、早期发现病毒、快速筛查、注意防护等有关系。在各核酸检测点,教科书般的“一米线”充分彰显了市民科学素养与规则意识;在大街小巷,“全民戴口罩”行动织密防范疫情的“天罗地网”。

image.png

截至12月28日,东莞新冠疫苗接种人数达1331万人,全市累计接种疫苗2806万剂次,以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统计的人口为基数,东莞全人群完成全程接种覆盖率达到117%,3-11岁人群完成全程接种覆盖率93%,这些数据,无不体现了市民主动加强防护的自律意识,筑牢了一道坚实的群体免疫屏障。

在东莞市大朗医院,产科医生呵护新生宝宝。谢伟军摄

在东莞市大朗医院,产科医生呵护新生宝宝。谢伟军摄

因为这场疫情,无数东莞人的集体记忆中,多了感动、温暖、团结和骄傲。那是一群群星夜集结、迎难而上、甘于奉献的志愿者;那是为抗疫工作者送上热水热汤、冬至汤圆、御寒衣物和温馨鼓励的热心市民与企业……是的,东莞这座城市值得所有人的热爱和付出。

我们还注意到,在18天里,东莞市共召开了13场新闻发布会,第一时间将疫情处置的最新情况通报给媒体与市民。信息发布的公开、透明、专业,回应舆情的及时、准确、坦诚,给整座城市带来了平稳、理性的情绪。

即将跨入新的一年,我们坚信,每一次治愈都让你我更有力量。而每一个人的力量加在一起,构成的就是东莞整座城市不断向前的能量。

樟木头医院采样队队员收到小朋友的小礼物。

樟木头医院采样队队员收到小朋友的小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