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万”镇能量|万江:立柱强链招大商 智能产业建集群

2021年,万江街道党员干部在党史学习教育中汲取信仰之力、精神之“钙”,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18项民生工程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一年来,万江街道党员干部群众上下同心、砥砺前行谋发展,经济发展“稳”的基调愈发坚实,“进”的态势不断增强;一年来,虽是艰辛,但收获了不平凡之年的不平凡成就,“十四五”新征程上的步伐坚实有力。

踔厉奋发向未来,笃行不怠开新局。在刚过去的市党代会、两会期间,万江街道提出,未来五年将不断增强对新动能的核心吸引力和综合承载力,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城市能级,努力将万江建设成为“生态枢纽城市,智能制造高地”,努力实现GDP翻一番,达到350亿元左右。同时持续保证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提高万江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东莞“双万”城市新征程中彰显万江担当。

办实事

18项民生项目办在群众心坎上

领导班子成员驻点社区、分管部门开展专题党课宣讲活动;线上线下开展“四史”知识竞赛;打造“红色学堂”, 坚持“多维化”学习;开展“云直播”党史学习教育专题网络团课……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万江各级党组织始终将党史学习教育贯穿全年,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多点发力、亮点频现,掀起了全街道党员干部重温党的历史、接受教育洗礼的热潮,从党史中汲取信仰之力、精神之“钙”。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万江街道将党史学习教育与服务群众有机结合,切实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转化为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对标对表全力推动民生项目落实,着力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记者了解到,万江街道制定形成《万江街道“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和18项“我为群众办实事”民生项目清单。

18项清单中,既有提升社区发展后劲的滘联工业园改造升级示范项目,“还江于民、还岸于民” 的“三江六岸”示范段一、二期建设,又有提升社区人居环境的升级改造工程,也有总投资约为4.3亿元的品质交通攻坚行动,投入1.46亿元的教育扩容提质攻坚行动,敬老爱老的万江社会福利中心建设。

此外,清单中还有解决物业服务企业电费计收不规范问题;升级改造垃圾中转站9座、建成餐厨(厨余)垃圾处理设施14处,完善市政环卫基础设施;中心、蟹地、大莲塘、坝头、共联、大汾等6个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政务服务中心新办事大厅投入使用等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这些办在群众心坎上的实事,不仅解决了群众实际问题,也收获了群众的点赞,举措背后是万江街道广大党员干部把学党史成果转化为干事创业的集体行动,是人民至上的导向。

■万江城市面貌

成绩单

1-11月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2021年,面对复杂的内外部环境、改革“深水区”的艰险、艰巨的疫情防控任务,万江街道抢抓机遇、奋力奔跑、提质加速,巩固拓展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的态势,主要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稳定增长。

记者了解到,去年1-11月,万江街道规上工业生产形势趋稳健,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59亿元,同比增长14.6%,高于全市10.5%的增速4.1个百分点,增速排名第13位,比上半年上升17位。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0%,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0.2%,智能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0.1%。

固定资产投资提速增效。完成固定资产投资总额46.14亿元,同比增长28%,增速高于全市18.8个百分点,排名第8位;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98%,完成率排名第3位。工业投资持续发力,工业投资增长45.2%,工业技改投资增长39%。重大项目建设进度良好,市重大项目完成投资6.66亿元,完成年度投资计划的101%,完成率排名第15位,已提前完成年度投资任务。

消费市场持续恢复,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31亿元,同比增长11.3%。各行业商业氛围较为浓厚,线上批发业销售额增长17.7%,住宿业营业额增长32.1%,餐饮业营业额增长33.7%。

经济发展“稳”的基调愈发坚实,“进”的态势不断增强。踔厉奋发向未来,笃行不怠开新局。接下来,万江将坚持立柱强链招大商,通过扶持好智能制造企业发展,培育成为产业支柱,再通过产业链条龙头带动新一轮招商,加快构建更具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主导产业和新兴产业“双提升”,做强实体;强化链式思维,促进产业链深度延伸;聚焦产业链供应链缺失环节,牵引带动制造业质量整体提升。

新目标

未来五年实现GDP翻一番

近日,市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召开。万江街道党工委书记郭怀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万江将从产业、城市功能以及执行力三方面抢抓机遇,谋划未来五年发展。万江将通过引导一批企业实施数字化转型,招引一批数字产业化企业入驻,通过与周边镇街错位发展,打造万江智能制造产业集群。

此外,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做优 “三江六岸”滨水空间。万江将以此为契机,一方面以“三江六岸”为横纵,打造水生态特色,以水聚财,以财兴城。

另一方面,以环城路为界,打造“内城外工”的产业布局和城市功能布局。具体而言,环城路以内重点优化城镇功能,引导批发市场、工业厂房有序退出,补充公共服务短板,重点发展总部经济、汽车销售、活力商圈、潮玩经济、夜经济、金融基金等产业。环城路以外为工业功能区,依托市镇联合招商基地,瞄准智能装备制造、精密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动漫、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产业,努力将万江建设成为“生态枢纽城市,智能制造高地”。

在执行力上,万江将通过社区执行力比拼“擂台赛”等各种措施,进一步强化基层抓落实的压力和动力。

此外,未来五年,万江将努力实现GDP翻一番,达到350亿元左右,同时持续保证在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投入,不断提升万江的中心城区首位度,提高万江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在东莞“双万”城市新征程中彰显万江担当。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