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万”镇能量|东城:凝心聚力拓空间 蓄势赋能争未来

环城路旁,八一路擦肩而过,黄旗山南麓的城市设计、片区规划、土地重构等多项工作有序推进,城市文体休闲带逐步成型;金树路侧,城市天际线环绕,火炼树私人物业拆迁补偿协议签约率近80%,项目全速推进,区域活力新动脉蓝图已绘就。

■国贸中心周围高楼林立

聚焦“双万”新起点,2021年,东城街道以超常规的力度全面统筹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结合东城发展定位和目标愿景主动作为,以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强力推动“拓空间”“抓创新”等工作的落实,探索破解连片统筹、土地整备、综合环境提升等方面的难题,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增强发展后劲,奋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打造了一个高水平的新型工业园,加快引进了一批龙头项目,做大做强了一批现有企业项目,争取了一批旧改项目开工,积极谋划储备了一批重大项目……如今的东城,正昂首阔步、奋勇争先,力争走在全市前列,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东城力量。

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林宏表示,接下来,东城街道将迅速动起来、干起来,把全镇干部群众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上来,重点从“拓空间”“抓创新”“重人才”和“强管理”四个方面推进工作,砥砺前行,奋勇争先,力争走在全市前列,推动东城在“双万”新起点上踔厉奋发开新局。 

■东城周屋690亩水稻迎来收获季

关键词:党建提升

基层党建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东莞模范壮丁队在这打响了东莞抗日第一枪,点燃了东莞人民抗日游击战争的熊熊烈火——2021年5月底,东城街道完成榴花公园党建主题公园升级。

党建主题公园将爱党、爱国、强军、倡廉等精神有机整合,在保持历史文化建筑风貌的基础上,从入党誓词载体打造、模范人物展示、廉政文化宣传等方面着手,营造“听党话、讲党性、知党情、强军梦、双拥情”的宣传氛围。

2021年6月30日,在建党100周年来临之际,东城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林宏带领班子成员来到榴花党建主题公园,面向党旗、举起右拳,重温入党誓词,重忆入党初心。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东城街道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落实“第一议题”“三会一课”等制度,常态化开展固定主题党日等活动,各基层党组织开展主题党课等活动超1100场次,约1.8万人次党员参加活动。同时,加强干部队伍管理工作,开展党员干部教育培训47期,培训党员干部约2500人次,开展“百堂党课进基层”活动超400场次。

2021年,东城完成了广东33小镇等党建示范点建设工作,2021年街道共有荣获市级“五星级党组织”企业2家,省级基层党建创新案例企业1家。在拓展新兴领域党建阵地方面,重点开展了嘉宏振兴中心楼宇党建“红色高地”打造工作。

以党建为引领,东城着力开展领导班子建设质量提升、组织工作体系效能提升、阵地平台服务水平提升、党员干部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提升、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水平提升等“五大提升”行动。

在领导班子建设方面,扎实开展“深调研”,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在组织体系建设维度上,突出抓好教育、医疗领域的党建与业务“两促进”;阵地平台建设领域,深化拓展“双标工程”建设,加快推进党群服务中心提档升级,强化党建引领……通过阵地共建、功能共融、服务共享等创新模式,东城走出了一条“党建+民生”“党建+治理”“党建+发展”的特色城市基层党建路子,引领经济社会迈向高质量发展。

■2021年12月20日,东城“红马甲”协助花园新村社区行动不便老人前往核酸采样点做核酸

关键词:“双统筹”

强力抓好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

2021年12月20日,天空下着小雨。在东城周屋社区,工作人员贴心地帮老人打印“葵花码”,方便其参加核酸采样,“葵花码”瞬间变身“爱心码”,获得群众点赞。

机关工作人员、社区“三人小组”、基干民兵、志愿者、民警、医护人员坚守各自岗位;红马甲、蓝马甲、绿马甲、公安蓝、迷彩绿在党旗的引领下,始终奋战在疫情防控最前线。

2021年,东城街道以超常规的力度,统筹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工作,上下团结一致、各方力量联防联控、相关部门全力以赴、市民群众共同参与,快速妥善应对处置“6·18”“12·13”涉疫事件。

疫情防控方面,东城街道组织超过3000人次医务人员、疾控专业人员抗击疫情,累计完成超过286万人次的大规模核酸筛查,在一个传染周期内成功控制住疫情。

在经济发展方面,东城街道继续深化“首席服务官”制度,重点帮扶街道龙头企业、倍增企业,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已发放倍增券815.09万元;向倍增企业项目定向供给3个地块。

利用好市跨境电商等优惠措施、RCEP国家的政策红利,及时引导企业调整生产经营战略,抢抓“一带一路”订单,推动企业在后疫情时代应用跨境电商快速转型发展。

深化“就近办”“一次办”,推动900多项街道事项上线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率先实现两批共103项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全市通办”,推动各社区搭建综合服务窗口。

推动市场监管标准化试点建设,大力推广企业开办“一网通办”系统、手机端“粤商通”服务平台以及“银政通”企业开办服务一体机等办理平台,确保24小时内完成企业开办业务。

■黄旗南片区规划建设稳步推进

关键词:产业体系

持续构建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

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是2020年的3.38倍;孵化上市企业4家,占全市上市企业总数的一半;登记在册的高层次人才约2.3万人次、高端人才46人次,高层次人才增长率全市排名第一……数字背后,是过去一年东城街道持续构建加快发展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动缩影,不断推动东城经济迈上更高质量发展。

2021年1月13日下午,预计投资总额10亿元,选址东城街道火炼树社区的KK集团(广东快客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式签约落户东城。KK集团总部项目落户东城,将助推东城发展总部经济,促进创业,带动就业,推动商贸零售业态创新发展。

围绕加快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目标,东城街道2021年重点聚焦高质量招商,招引了中建铁投等总部落户东城。同时,通过“小围合”、挂图作战等工作机制,力促项目提速见效。

重大建设项目方面,2021年累计完成投资额23.63亿元,是全年任务目标(20.23亿元)的116.8%,是2020年全年完成额(7亿元)的3.38倍。

2021年6月11日上午,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科创板正式上市。广东博力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致力于绿色环保动力锂离子电池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的高新技术企业,企业总部和研发中心位于东莞市东城街道同沙科技工业园。

过去一年,东城街道通过加大土地要素供给、制定实施“倍增计划”、提供一对一的上市服务等多项举措,协助企业做大做强,切实做好企业的上市保障工作。

2021年,共孵化上市企业4家,占全市上市企业总数的一半,成为上市企业聚集发展新高地。其中,生益电子成为我国首例“A拆A”成功案例;达瑞电子成为创业板最高发行价新股,是我市首发募集资金总额最高的企业;东莞农商行是我市首家在港股上市的金融业企业。

东城街道还强化对“专精特新”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资源倾斜,年内推动7家企业通过“专精特新”评定,其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建立2021年小微工业企业重点培育名单,及时做好监测、调度、服务,推动56家企业达到“小升规”条件。

此外,东城街道聚焦高层次和急需紧缺人才,加大引才培育力度,截至目前,街道登记在东莞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的高层次人才约2.3万人次,高端人才46人次,2021年东城高层次人才增长率排名全市第1。

关键词:城市更新

大胆探索连片统筹培育壮大新动能

五颜六色的香遇走廊里,湖边花径、山道草地、游乐设施边,总能看见游人慢跑、座谈,小孩自由玩耍来回奔走,一幅亲近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休闲图景。

作为东城街道2021年重点民生项目之一,黄旗山南麓文体带绿道及沿线景观提升工程(又名“香遇走廊”),在2021年“五一”期间对外试运营后,迅速成为市民群众又一个休闲溜娃的“网红”打卡地。

这样一幅和谐宜居的生态场景,是过去一年来东城街道加快连片统筹综合开发的生动实践。2021年,东城街道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工作方式方法,调动班子成员和年轻干部积极性,大胆探索破解连片统筹、土地整备、综合环境提升等方面的难题,培育壮大新动能,增强发展后劲,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加快推进黄旗南片区规划建设,加快构建“一带一轴一环”的空间格局,城市设计、片区规划、土地重构等多项工作有序推进。

备受瞩目的火炼树项目列入“头雁计划”,目前集体物业拆迁补偿方案以超过80%同意率通过表决,私人物业拆迁补偿协议签约率近80%,项目全速推进。

2021年12月28日上午,东城街道桑园社区第三工业园新型产业类更新单元由深圳市中集产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旗下的东莞市集智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以2.35亿元成功摘牌,该单元面积231亩,是东莞中心城区首宗单一主体挂牌招商的改造项目,拟建设新型数字产业基地。该更新单元计划在落实供地后,3年内建设完成,成功改造后不仅完善了周边设施配套、带动片区连片开发,更是对我市工改“M0”项目具有重要示范意义。

过去的一年,东城街道集中力量打造高水平的新型工业园,加快招引一批龙头项目,做大做强一批现有企业项目,争取一批旧改项目年内开工,积极谋划储备一批重大项目,为稳增长、增后劲提供有力支撑。

2021年,东城街道完成年度工改工拆平任务,全市首例工改M0试点兴华工业园顺利动工建设,桑园项目已成功摘牌。

关键词:民生福祉

不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投资1.73亿元,重点攻坚推进6所学校建设及配套工程,新增公办学位近3000个,东城这批新建改建学校于2021年秋季学期与广大师生见面。

过去的一年,东城街道持续加大教育建设投入,扩建初中2所、小学1所,新建学校2所,提供初中学位1600个、小学学位1350个、民办补贴学位18387个。

不少通过积分入学的外地户籍学生读上了心仪的公办小学,家长们纷纷为这一民生工程点赞叫好。

2021年,东城街道聚焦市民群众关心的痛点和难点问题,加快推动一批民生实事落地,持续改善民生事业,努力实现民生福祉迈上新台阶,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缓解“停车难”方面,2021年,东城新增公共停车位共计2943个,推进共享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接入市智慧停车云平台系统工作;将虎英小学停车场纳入共享停车项目;对涉及东城街道的5条道路和78个交叉路口,积极牵头开展非机动车道建设工作。

增加就业保民生方面,东城街道通过开展春风行动、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等线下招聘5场,提供岗位4000多个;为480多家企业发布超过2350条招聘信息,建立“一对一”就业帮扶和动态管理机制;开展“南粤春暖行动”“春风行动”,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鼓励和引导异地务工人员有序到东城就业创业。

服务人才方面,东城街道健全人才政策保障,完善《旗峰英才卡暂行管理办法》,充实服务内容和加大对高层次人才扶持力度。推出建设优才服务专窗,为各类人才提供“一对一”“一站式”政策咨询等服务。打造青年人才驿站,租用33小镇碧家国际社区公寓,为符合入住条件的青年提供最长7天免费住宿等优质服务,实现拎包入住。

数读东城

2021年,东城重大建设项目累计完成投资额23.63亿元,是全年任务目标(20.23亿元)的116.8%,是2020年全年完成额(7亿元)的3.38倍。

2021年,东城孵化上市企业4家,占全市上市企业总数的一半。

截至目前,东城街道登记在东莞人才综合服务平台的高层次人才约2.3万人次,高端人才46人次,2021年东城高层次人才增长率排名全市第1

2021年,东城扩建初中2所、小学1所,新建学校2所,提供初中学位1600个、小学学位1350个、民办补贴学位18387个。

2021年,东城新增公共停车位共计2943个,推进共享停车场和公共停车场接入市智慧停车云平台系统工作。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