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环城路东莞大道立交两侧,一旁的南城总部基地高楼拔节生长,夜幕来临,开车经过触目所及皆是繁华,正悄然崛起成为东莞魅力新城;另一旁,东莞CBD塔吊林立,一个个项目蓄势待发,勾勒出未来南城美好蓝图。

■南城总部基地高楼林立
回顾2021年,南城街道聚焦“双万”城市新赛道,奋力推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央商务区实质性开发、南城总部基地基本建成,已然成为投资创业的首选热土,南城经济发展实现质的飞跃,城市中心首位度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持续增强。
接下来,南城街道将认真贯彻落实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和市两会精神,聚焦“科技创新+先进制造”,打造南城经济发展新引擎,提升城市品质内涵,增进民生福祉,把南城打造成为全市的首善之区、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深度城市化的探路尖兵,为东莞在“双万”新起点上加快高质量发展贡献南城力量。

■南城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脑入心、走深走实
聚焦“双万”新赛道
经济发展交出满意“新答卷”
过去的一年,南城助力东莞迈上“双万”新赛道,经济发展交出“新答卷”。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9月,南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7.56亿元,同比增长8.5%,以占全市2.3%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市6.59%的GDP,总量在全市排第3名。
每逢节假日,南城第一国际商圈总是人头攒动,消费热情高涨,这离不开“乐购南城”的带动作用。近年来,南城街道持续开展“乐购南城”活动,商贸服务业平稳发展,为南城经济繁荣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消费动力。2021年1-11月,南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0.6亿元,同比增长9.4%。
东莞CBD拆迁进入尾声,项目建设蓄势待发。以建设中央商务区为契机,南城不断拓展城市空间,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吸引越来越多的企业投资创业。2021年1-12月,南城共完成内资协议投资总额269.23亿元。2021年1-12月,完成实际利用外资总额21.2亿元,同比增长1111%。截至2021年12月底,南城实有登记注册市场主体超8.2万户,是全市唯一一个企业数超过个体户数的镇街,城市首位度和区域带动能力越来越强。
在大力推进投资创业的同时,南城加快引导传统外贸加工模式向商贸服务化转变,实现工业经济稳中提质,出口稳中向好。2021年1-11月,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5.43亿元,同比增长15.2%。2021年1-12月,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17.9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出口总额317.1亿元,同比增长10.3%;进口总额100.8亿元,同比增长12.2%。
市级金融企业总部87家,占全市一半以上;集聚了12家软件“倍增企业”,位居全市第一……数字背后,是过去一年来南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
金融总部搭台,南城的金融核心区地位稳固,总部经济发展形势喜人。截至2021年11月,南城辖区集聚各类金融机构305家,存款余额3988.4亿元,占全市21%;贷款余额2803.91亿元,占全市20%;存贷款余额均位居全市第一。
科技创新引领,南城的数字经济集群发展成效初显。截至目前,南城拥有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以9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及其他科技园区为平台,辖区共集聚软件设计、物联网应用、现代信息服务、电子商务、检测服务等行业的科技型企业超过4000家,其中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达268家。

■核酸筛查中,民兵帮助中老年人录入信息
以人为本 人民至上
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管控封闭、核酸检测、环境消杀……街道上下同心“抗疫”,9个工作小组各司其职高效运转,展现“南城速度”;红马甲、蓝马甲、绿马甲,公安蓝、迷彩绿……在党旗的引领下,无数党员干部携手社会力量冲锋在疫情防控最前线,用行动提升服务群众的“南城力度”。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疫情,南城街道竭力做好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统筹”,以超常规力度推动“双统筹”取得重要成果,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坚决打赢“6·18”疫情防控阻击战——从6月18日暴发本土疫情,到7月3日辖区百悦尚城小区调整为低风险地区,南城街道仅用了16天时间,就打赢了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了群众的健康和生命。三天两次核酸检测,500名先锋战斗队员火线支援战疫一线,果蔬菜肉挨家挨户送往封闭区居民家门口,在封闭封控区设置驻地医疗站,全程闭环接送封闭区中考考生……南城在“抗疫战场”上彰显人民至上的情怀与担当。
快速妥善应对“12·13”疫情——迅速开展两轮大规模核酸筛查,把保持一米距离变成检测现场最美的风景;组建“扫楼小组”,开展“扫楼查漏”专项行动,确保居民应检尽检;全面开展“全民戴口罩”劝导行动,广大志愿者、社区工作人员等走街串巷,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营造常态化防疫的浓厚氛围。
持之以恒抓实抓细抓牢疫情防控——紧抓集中医学隔离点和医疗机构防控管理,持续做好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来返莞人员落地排查和核酸检测,定期督导检查电影院、校园、农贸市场等重点场所防疫情况……南城以有力有效高质量的监督,推动疫情防控主体责任落实。
全面推进疫苗接种工作,共筑安全屏障——统筹集中辖区资源,在市体育中心设置大型临时接种点,在3家接种门诊院内设置疫苗接种分点,最大程度满足群众就近接种的需求。加强人文关怀,科学设置广东科技学院和天安数码城流动接种点,为学校师生、企业员工及周边群众提供高效便捷的服务;组建流动接种服务队,深入各社区,为60岁以上的老年长者提供家门口接种服务。截至2022年1月16日,南城已接种疫苗112.5万剂次,全人群全程免疫率近96%。

■南城阳光第十小学启用,提供1620个公办小学学位
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
办实事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
体检、拍照、资料审核到最终完成驾驶证换证,在南城街道政务服务中心24小时自助服务厅,最快只要十几分钟便可以搞定。“又省时又省力,真的是太方便了!”通过自助机器完成换证的西平居民陈先生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方便”二字背后,是南城街道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在“实践学”上下功夫,用心用情为民办实事的生动缩影。
去年以来,南城街道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持续推进、不断深化,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以“学”“做”结合,有力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常态长效。
以令率人,不若身先。南城街道党工委发挥领导干部“关键少数”作用,引领全员参与,确保党史学习教育取得实效。
第一时间成立街道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制定专题学习计划,精心设定学习研讨主题,定期组织集中学习,通过举办党史学习教育市委宣讲团宣讲报告会、在革命遗址现场教学、阅读原著、领导班子深入社区讲党课等多种形式提升学习效果……
在示范带动下,南城全体党员、广大群众也纷纷行动起来,一场场“有声有势、入情入理”的学习活动,在全街道迅速展开。
组建两个专题宣讲团,开展一百场次“沉浸式”宣讲会,把红色课堂搬到群众“家门口”,把红色精神传遍大街小巷。开展“红色星期五”电影展播、“跟着院士教授学党史”、“听革命烈属讲党史”等主题活动,提高学习感染力。发挥社区特色,鸿福社区打造复转军人党员志愿宣讲队,宏远社区将宏远男篮拼搏精神融入党史学习教育,进一步凝聚精神力量。抓好青少年学习教育,通过以歌叙史、校长上党课、百名师生共绘党史水墨画百米长卷等方式,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以学促行,南城街道在为民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聚焦教育、居住、出行、安全、文化、健康、政务服务等重要民生领域,南城提出8类9项重点民生实事项目清单。推动6个小区增设8台电梯,解决200多户家庭900多人的出行困难;2021年新增配建停车位2501个,新增路外停车位1558个……目前南城街道所有民生实事项目完成率达100%,切实做到了重点民生项目件件有实效。

■南城水濂山水库碧道升级改造已全面完工,为市民提供休闲健身好去处 南城供图
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
城市中心交通秩序持续向好
把绿色路、水濂景观路、科创路建成“美丽幸福路”;加强利用慢行系统要素,打造莞太路舒适的慢行环境……
2021年,南城街道持续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街道党工委书记朱利民的身影时常忙碌在各个交通项目一线,督促加快推进道路改造建设。
目前,南城辖区内广发片区升级改造工程、东莞大堤东引运河右岸石鼓段道路工程、宏图路跨环城路人行天桥工程、袁艺路和袁众街新建道路工程等均完成初验。
品质交通千日攻坚的持续推进,让群众真正有了获得感。“人行道和车行道完善了,还增加了一个漂亮的小广场,成了周边居民休闲游玩的好去处。”家住华凯豪庭的张先生告诉记者,广发片区升级改造后,行车更加顺畅,散步更加惬意,对于周边的上班族和居民来说,幸福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总部基地的路网完善了。南城共投入资金4800万元,于2021年4月完成了总部基地汇金一路等9条道路的规划建设,为总部基地的正式运营提供了先行条件。
石鼓社区停车围蔽管理成效明显。为解决停车难、停放乱和道路微循环不畅的问题,石鼓社区实施围蔽停车管理,社区道路通行和停车秩序大大改善,不仅收获了良好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效益,且治安案件同比下降90%,交通事故同比下降92%。
迎宾北路(桃园路北延至东莞大道)道路工程进展顺利,已于2021年10月完成沥青铺设;莞太路品质提升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工程已于3月29日开工,计划于2022年底完工。
与此同时,南城还大力开展交通综合治理,实施了泥头车、货运车辆、快递外卖车辆等专项整治,道路交通秩序持续向好。
通过完善一批路网、推出一批交通民生工程和整治突出重点问题等措施,南城不断营造道路畅通无阻、车辆依规行驶、行人有序流通的交通环境。
走在南城,不少市民都能深切地体会到:城市中心的路网在不断完善,出行更加便利了;交通秩序在持续向好,出行更加安全了。
持续推进教育扩容提质
“阳光教育”品牌不断擦亮
财政支出位列第一,每年列为重点民生实事——提升教育服务质量、保障教育公平,历来都是南城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重点工作。
2021年,南城街道发展教育的核心“关键词”是“扩容”和“提质”。
教育扩容方面,2021年3月,南城街道党校、南城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新校区正式揭牌启用。2021年9月,南城阳光第十小学和南城中心幼儿园分园(雅园园区)正式启用,分别提供1620个公办小学学位和540个公办幼儿园学位。南城阳光实验中学改扩建项目如期完成,于9月投入使用,新增600个学位、660个餐位、554个宿舍床位及约200个午休床位。
“感谢政府不断推进教育扩容提质,让外地人也能在南城读上公办小学。”正因为南城教育的不断扩容,学位供给不断提高。2021年,南城提供了积分入学的公办小学学位360个,湖南籍的胡先生通过积分入学政策,让孩子读上了南城的公办小学。
教育提质方面,2021年,南城全面实现了校内午休午餐服务100%全覆盖和公办小学课后服务100%全覆盖。全面落实“双减”政策的同时,2021年7-8月,南城有序推出暑期托管服务,着力缓解了近200个家庭“看护难”问题,获得家长社会高度评价。为充实教育队伍——2021年4-7月,赴华南师范大学设点与东莞本地设点,面向社会公开招聘了142名刚需聘用教师和62名临聘教师。强化教师队伍管理——组织公民办学校、幼儿园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学习及各级各类教师培训约20场,参与人数达1.8万多人次。促进教育均衡发展——2021年7月正式启动辖区公办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实现了公办中小学教师交流轮岗的制度化、常态化。大力落实“文明校园”“法制校园”“智慧校园”“特色校园”和“安全校园”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
通过积极推进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探索集团化、品牌化办学模式,南城的“阳光教育”品牌不断擦亮,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家长和学生的获得感不断增强。
数读南城
2021年1-9月,南城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07.56亿元,同比增长8.5%,以占全市2.3%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占全市6.59%的GDP,总量在全市排第3名。
2021年1-11月,南城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5.43亿元,同比增长15.2%;16家工业倍增企业共实现增加值15.68亿元,同比增长17%,占街道规上工业增加值34.5%。
2021年1-12月,南城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417.9亿元,同比增长10.8%,其中,出口总额317.1亿元,同比增长10.3%,进口总额100.8亿元,同比增长12.2%。
截至2021年11月,南城集聚了各类金融机构305家,其中市级总部企业达87家,占全市一半以上。存款余额3988.4亿元,占全市21%;贷款余额2803.91亿元,占全市20%;存贷款余额均位居全市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