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人物系列报道|东莞市水乡中心医院四名护士疫情期间勇担当 以实际行动诠释医者初心

“每一次支援都是一次自我考验,这次我被分配到急诊科,任务是出车接送大朗封控区的患者,看似简单,但任务繁重,一天出车70至80趟……”市水乡中心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黄柳青仍记得,在去年“12·13”疫情中她到非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东莞常安医院协助医疗工作的那段日子,连续8个小时不喝不吃不上洗手间,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抢救危急重病人,这次的抗疫工作强度不亚于她在2020年赴市第九人民医院协助抗疫的任务强度。

■从左往右依次是:黄柳青、叶芯彤、雷彩丽、吴镇威,四人在常安医院抗疫工作结束后合影

其实,除了黄柳青,还有雷彩丽、叶芯彤、吴镇威,他们都是来自市水乡中心医院的驻常安医院医务人员。去年“12·13”疫情期间,面对疫情所难、患者所需,四名护士积极响应号召,奔赴非新冠肺炎患者定点救治医院——东莞常安医院,协助为大朗的人民群众,尤其是外伤、血液透析、孕产妇等危急重症患者提供医疗健康服务。他们在使命的召唤下奔赴抗疫前线,以抗“疫”阵地为家,守护群众健康,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医者的初心与担当。

为患者健康全力以赴

黄柳青从事护士工作多年,是市水乡中心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曾在2020年作为该医院第一批医务人员的一员,前往市第九人民医院进行抗疫工作。

在常安医院抗疫期间,黄柳青的主要任务是出车接送大朗封控区的患者。为了不落下任何一位患者,她坚持每天出车70至80趟;无论是普通患者还是危重患者,连续八小时穿着密不透风的防护服,全力以赴提供医疗保障服务。她说:“齐心协力守护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我会一直坚持到最后。”

“作为一名医务人员,想起自己的初心,我也踏上了抗疫之路。”市水乡中心医院外一科护士叶芯彤告诉记者。对于叶芯彤来说,每天“黑白配”是常态,即白班、夜班更替,其间,她不但需要完成陆续而来的采血、化验、静脉输液等任务,还要克服防护服带来的种种不便。

令她欣慰的是,每当她听到患者向她说“谢谢”时,想要更加努力、坚持下去的动力就更强了,患者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成为她顶住考验、圆满完成任务的重要力量。

在抗疫中锤炼专业硬本领

在抗疫一线,驻守医护人员常常是在院感防控和患者救治上“双线”作战。

吴镇威是市水乡中心医院急诊科护士。在常安医院抗疫期间,他的主要任务是做好院前急救的工作。

每次“120”电话响起,吴镇威都迅速作出反应,拿起出车单,配合当班急诊出车医生和救护车司机迅速出车。在出车过程中,他每次都按照规范先查粤康码和核酸检测记录,根据不同情况作相应的运送工作。

在吴镇威看来,越是特殊时期,越要保持学习锻炼的心态。由于特殊时期,常安医院的救护车大部分来自不同医院,每辆救护车的物品摆放各有不同。因此,他每天利用空余时间熟悉外院救护车上的物品和仪器的使用,增进自己的急救经验,让自己在急救现场更加得心应手。

“之前听说去了前线的医护人员,为了不脱防护服而穿上尿不湿,不亲身体会不会真正明白,他们是多么的不容易。” “00后”护士雷彩丽感慨。

作为“新手”,在抗疫期间,她每天熟记医院的院感培训,做好医务人员的个人防护;为了让就医的群众舒心暖心,从早上交接班以后,她为患者发放早饭,在病房打扫卫生、打包垃圾,做好消毒工作。

从照顾患者的日常起居,到开展医治工作,看似“娇滴滴”的雷彩丽,担当起抗击疫情、守护群众生命健康的责任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