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山绸衣灯公传承人李翠薇获评金瓯奖“2021年非遗文化影响力人物”

近日,第七届金鸥奖颁奖盛典在北京成功举办,广东省非遗项目茶山绸衣灯公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李翠薇获评“2021年非遗文化影响力人物”。

据了解,金鸥奖寓意“一鸣惊人”,是希鸥网联合多家创业投资服务机构联合推出的旨在评选年度优秀创业者、投资人的创投奖项。自2016年1月6日起,每年举办一届,目前已成为行业内拥有广泛人气和影响力的荣誉奖项之一,其奖杯造型具有强烈辨识度。本届金鸥奖评选历时两个多月,共收到2700多个候选项目(人)的报名信息,经过评委对候选材料的认真研读和打分,最终确定获奖名单,并同时揭晓了2021年度数字经济创新企业百强等榜单。

茶山绸衣灯公是东莞市茶山镇独具民俗特色的传统美术工艺品。这种穿着绸缎衣服的泥塑工艺品最早可溯源至唐宋时期“七夕”“乞巧”风俗泥塑玩具——磨喝乐,随北人南迁于岭南自成一脉,发轫于宋末元初,发展于明清,兴盛于民国。至今已有近800多年历史,是盛行于广东省东莞市乃至珠三角地区传统“开灯”风俗供奉或馈赠的最佳礼品。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李翠薇跟随其外婆学习绸衣灯公刺绣技艺。2015年,她终于寻找到一位能完成整套茶山绸衣灯公工序的老手艺人林炯恩,并成为林炯恩的入室弟子,着手对这一濒临失传的老手艺进行抢救性传承。

2017年,林炯恩师傅去世后,李翠薇自觉承担起传播与传承茶山绸衣灯公的重任。她一方面积极探索,对绸衣灯公制作进行创新性传承,另一方面积极走出去,参加各类文化活动展示、科普绸衣灯公文化,走进社区、校园开展项目传习培训,利用新媒体技术开展云上科普和传习培训活动等。

如,积极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中国彩塑艺术传统与创新邀请展”“中国泥塑艺术联展”等各级展览,以及“岭南风物——民间文化大讲堂”“东莞非遗墟市”“匠心传承·茶山绸衣灯公非遗课堂”等活动,卓有成效地展示宣传和普及茶山绸衣灯公制作技艺,使茶山绸衣灯公这门老手艺得以重光。

2018年,茶山绸衣灯公被公布为广东省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2020年,李翠薇被公布为“东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