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继续守护莞邑碧水,全面完成河涌水环境综合治理,是东莞市政府2021年重点民生任务。根据工作部署,2021年要完成剩余217条污染河涌水环境综合治理任务,截至当年12月31日,217条污染河涌全部完成治理,12月份水质检测数据显示,全市河涌基本消除黑臭,河涌水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即日起,东莞市水务局与东莞广播电视台联合推出系列报道,聚焦东莞河涌整治效果,敬请关注!

东莞全面打响河涌整治三年攻坚战后,东莞各镇街、园区结合自身实际,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努力让东莞水更清。松山湖自2020年9月起,投入8000万元对辖区多条排渠进行全面整治,其中,整治后的大坑洞排渠松山湖段不仅能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还形成了山、水、城生态廊道的自然生态新格局。
大坑洞排渠为跨镇渠道,河道总长约4.42公里,其中松山湖境内长约1.35公里,上游承接了大岭山段河水的排放。松山湖河莞家志愿者服务队负责人叶沛良回忆,“整治前这里垃圾遍布,河水颜色很黑,而且臭。因为水质不好,鱼也死了很多,所以味道是百味杂陈。”

2020年9月,松山湖投入8000万元对园区内多条排渠进行全面整治,整治的河道排渠包括大坑洞排渠、枫树坑排渠、实验小学南侧排渠。其中,大坑洞排渠投入资金2500万元,主要以堤岸整治为主,整治后排渠两岸堤顶路长1281.01米,宽4米,绿化面积达13644平方米。排渠整体采用下部阶梯式生态框墙加上部斜坡复合式护岸结构型式,护岸下部为阶梯式生态框加筋挡墙,生态护坡工程达2228.71米。

“首先,我们对河道进行系统性清淤,整个河道也进行了拓宽,我们也做了护坡,为了整个景观更好,对护坡进行了绿化,那么现在河水也变清了,它还可以抵御50年一遇的洪水。”看着整治后的排渠环境,叶沛良笑着说。
“你们注意安全,这些再细致一下,因为风大肯定平时会有些垃圾什么就流下来了。”水变清了,环境变好了,作为河长,陈溪华却丝毫不敢松懈,每次巡河都不停地嘱咐现场的作业人员注意河道清洁。陈溪华表示,如今的大坑洞排渠松山湖段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巡起河来犹如徜徉在大自然美景当中,好不惬意,但同时也有了“幸福的烦恼”。“就是看到水这么好,有人会游泳或钓鱼,我们要制止这些行为,不让他们在这里游泳和钓鱼,保证他们的安全。”

目前,大坑洞排渠松山湖段实现河流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生态系统功能明显提升,同时拥有了良好的景观,但如何巩固这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陈溪华说:“接下来我们要进一步跟上游沟通好,和上游一起把河道治理好,同时再提升我们的水质。这两边的景观我们要再加强,同时我们水务部门和生态环保部门要加强巡逻,更多地利用我们松山湖的高科技手段,让这条河成为‘智慧河’,成为一条‘明星河’,让老百姓常来这里,让这里成为一条景观河。”

(记者 梁晓云 黄满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