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一度的
年后报名学车旺季
对“黑驾校”的套路你知道多少?
这六句“三字经”
做到你就完美避坑了
每年的年后是市民报名学车的旺季,不过,市面上总会有一些“黑中介”“黑驾校”通过各种“套路”诱导学员报名,这些“套路”往往坑你没商量。今天我们把一些典型“套路”给大家晒一晒……
套路1:不提供正规收款票据和合同
“黑中介”“黑驾校”为规避法律责任,收款后往往没有向报名的学员提供收款票据和合同,或者其所提供的收款票据或合同没有盖收款单位印章,又或者所盖章的单位名称并非经备案的驾校名称,此外,有部分合同条款存在拟定随意、收退费机制不透明、存在“霸王条款”等情况,也容易引发后续纠纷,给学员维权增加种种困难。

套路2:低价揽客,事后乱加收
“黑中介”“黑驾校”往往会利用低价诱导学员报名,事后以更换班型(如两人班、四人班、单人单车班)、模拟费等各种理由要求加钱,而学员“骑虎难下”,被迫消费。
据了解,目前我市学车培训成本在3500元至3800元之间(不含考试费),低于这个招生价格的要谨慎报名。
套路3:夸大宣传,无法兑现
部分“黑中介”“黑驾校”会利用消费者快速拿证心理,对外打出诸如“包过”“45天快速拿证”等夸大宣传广告,吸引消费者眼球,但实际上无法兑现。更有些不法驾校在培训过程中诱骗学员减少学时,利用“跑马机”等违法手段伪造学时,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安全生产检查时发现的“跑马机”设备。
套路4:诱导学员转至外地考试
利用公安部门实施“异地分科目考试”等政策,部分“黑中介”“黑驾校”向学员宣传外地考试简单,诱导学员转至外地考试,从而增加学员手续费、路费、住宿费、模拟费、保险费等多种名目收费。另外,到外地考试的学员路途过程中的安全隐患也不容忽视。
套路5:转“卖”学员
目前,只有经过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备案的驾培机构才有机动车驾驶员培训资质,而中介机构、网络平台并无培训资质,于是,这类中介机构、网络平台招收学员后,再转卖给他人代培牟利。因为学员并未与驾培机构直接签订合同,学员的权益和保障将大打折扣。更有甚者,部分中介机构、网络平台甚至将学员转卖给“黑驾校”、私教,或者出现卷空学费一走了之的情况,学员权益被严重损害。

在此,市交通部门提醒各有学驾需求的市民,在选择驾校时,这六句“三字经”一定得记住……
1
查资质
报名的市民要重点查询驾培机构的经营资质。可以通过广东省驾驶培训公众服务网(http://jpfw.gdcd.gov.cn/)或东莞市交通局网站(http://jtj.dg.gov.cn/)进行核查,或通过电话咨询(行业查询电话:82224885)。
2
看场所
有条件的,建议市民报名前实地查看驾培机构的培训场所,以及教练车、模拟器等教学设施设备,确认相关场地、车辆、设备等为驾培机构自有,且办学安全规范。
3
签合同
报名时,市民应与驾培机构签订标准化格式合同。我市驾培行业协会前期已制定《东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合同》示范文本,不签订标准化格式合同的,更要细心阅读合同内容,特别是涉及收费、退费的条款。如有补充约定的,建议一并在合同中补充明确,不要另行签订其他形式协议。(《东莞市机动车驾驶员培训合同》示范文本可参考以下推文内容。
4
索票据
报名的市民要向驾培机构索取正规收款票据。注意避免将学费转至个人账号或微信,索要收款票据时要注意金额与实际支付是否相符、收款单位是否为经备案的驾培机构。
5
不轻信
报名学车,千万不要轻信“包过”、“快取证”等诱骗手段。学驾过程应严格按照《机动车驾驶培训教学大纲》的学时要求,缩短学时、伪造学时不但侵害学员的合法权益(交费后没有享受规定的培训服务),还难以有效保证培训质量,给道路交通安全带来隐患。
6
敢投诉
学车驾考过程中,学员遇到问题可以拨打市民服务热线12345反映投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