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停车,让城市车位“活”起来

未来五年,东莞计划新增30万个停车位,然而“车多位少”难题短期内依然难解。你是否想过,除了努力扩大供给,盘活存量停车资源,用智慧管理推进开放共享,也是缓解“停车难”的一个重要解题方向。

日前,东莞印发村(社区)停车规范管理指导意见,鼓励工厂、写字楼、产业物流园等,向村(居)民及公众提供有偿停车服务。探索建立村(社区)停车共建共治共享机制,鼓励停车位资源所有者、使用者开展错时有偿共享。

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工厂、写字楼、小区,大量车位夜间或白天闲置。敞开这些封闭的大门,利用上下班潮汐错峰停车,通过构建共享停车服务平台,以公益或收费形式让停车资源“活”起来,可以很大程度上缓解市民停车难题。

小小停车位,折射城市治理大智慧。近年来,上海、深圳、南京等地纷纷发展“共享停车”模式,充分挖掘既有资源潜力,探索通过网络化智能化手段实现车位共享,提高停车设施使用效率。目前,东莞也在加快推动共享停车工作,寮步、厚街等镇依托镇政务服务中心建立共享停车场或提供共享停车位,市民可通过智慧停车云平台在线查询车位使用情况,实现有位停车、有序停车。

共享停车不是简单地开放车位,还涉及停车场智能化改造、分析供需关系时间规律、调动各方积极性参与度等问题。破冰前行,我们需要开启更多探索、凝聚更多智慧,挖潜扩容关键地段的停车资源,激发“互联网+停车”市场内生需求,实现停车资源利用最大化、停车管理智能化和停车服务精准化,让共享停车便捷使用、安全无忧。用智慧共享停车的“小切口”,推动民生服务的大提升,必将进一步增强东莞市民出行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