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问答|为什么本轮疫情确诊病例新增较快?大朗采取了哪些防控措施?

2月26日晚,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通报本轮疫情有关情况。东莞市政府副秘书长翟现春,市卫生健康局副局长罗小勇,市商务局四级调研员黄伟强,大朗镇镇委副书记谢伟良出席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副主任何碧怡主持。

1.为什么本轮疫情的确诊病例新增较快?

病例新增速度较快有3个方面原因

发布会上,罗小勇介绍了新增确诊病例情况和主要活动轨迹以及本轮疫情确诊病例新增较快的原因。

罗小勇表示,省、市疾控中心对我市已报告病例中的8例病例的相关标本进行新冠病毒全基因组二代测序,结果均为奥密克戎变异株,该8人的序列完全一致,提示属于同一传播链。其他病例的测序工作正在持续开展。

罗小勇表示,相比既往疫情,本轮疫情病例新增速度较快。首先是感染奥密克戎变异株的人员具有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传播力强的特点,比如我们在阳性病例曾接触的叉车把手、灯的开关、手机表面等处均检测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标本。

其次,感染奥密克戎病毒的人员发病往往较为隐匿,多数感染者没有症状或仅有轻微症状,有的感染者自行服药,不利于早期发现疫情,比如某感染者2月22日出现症状,因症状较轻,直到2月24日才就诊,就诊发现异常后我市马上启动应急响应,第一时间落实相关管控措施。

同时,本次疫情的多数病例均为某企业的员工,大家在厂内集体工作、居住厂区内,人员密集、接触频繁,容易传播。

2.大朗采取哪些防控措施,接下来如何做好民生保障服务?

从严从速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

谢伟良表示,疫情发生后,大朗镇从严从速做好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包括立即启动应急处置,在全镇范围内开展二轮大规模核酸检测,全力做好民生保障,加强社会面宣传管控。

接下来,大朗镇在全力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也将全面做好民生服务保障。一是做好生活必需品保价稳供,避免出现哄抬物价、囤货居奇的情况,梳理39家重点生活物资保供企业名单,优先发放车辆通行证。二是做好封控区、管控区的生活物资保障,封控区全面落实专人配送物资上门,管控区设立物资供应站点,打通物资供应“最后100米”。三是做好便民保障服务,尤其是医疗、心理健康等服务保障,切实关爱老人、孕妇、幼儿、重大疾病患者等特殊群体,努力帮助他们解决紧急求助事项。

3.如何统筹做好市民生活物资保障以及供港物资保障工作?

全市目前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黄伟强表示,在统筹做好市民生活物资保障方面,我市主要做好三个确保,一是确保市场供应渠道畅通,二是确保生活必需品储备充足,三是确保应急工作机制健全。整体看,全市目前生活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

市场供应方面。当前,我市主要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大型商超、连锁便利店都正常营业。其中,粮油企业库存粮食折合原粮约44.5万吨,可供应120天;食用油约7.5万吨,可供应350天。蔬菜每天稳定到莞约8200吨,生猪屠宰约1万头,完全可以满足市民需求。水果、蛋、奶等其他生活物资供应也正常有序。

政府储备方面。目前我市粮食储备超82万吨,其中成品粮可供应一个月。食用植物油储备共7000吨,可供应约一个月。另外,食盐储备共5300吨,冻猪肉储备共2800吨,还有一定的饮用水、方便食品储备,可以满足应急需求。

同时,我市健全有关工作机制,建立了全市重点生活必需品保供企业名单、物流配送企业名单和物资保障联络人员名单三张表格,明确了“谁有货、谁能送、找谁干”,能够及时应对局部疫情生活物资需求。

黄伟强表示,在统筹做好市民生活物资保障的同时,东莞按照省、市的有关要求,成立供港生活物资保供专班,全力保障供港生活物资。

一方面,全力开通“莞港”水运专线,拓宽了我市供港生活物资运输方式,保障香港民生稳定。另一方面,协调疏通供港蔬菜渠道。


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