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创新高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如何保障?政府工作报告这样说

2022届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增量创历史新高,就业形势复杂严峻。对此,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加大宏观政策实施力度。完善减负纾困等政策,夯实经济稳定运行、质量提升的基础。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落实落细稳就业举措。延续执行降低失业和工伤保险费率等阶段性稳就业政策。对不裁员少裁员的企业,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明显提高中小微企业返还比例。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000万人,要加强就业创业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和就业保障,促进农民工就业,帮扶残疾人、零就业家庭成员就业。深入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双创平台服务能力。完善灵活就业社会保障政策,开展新就业形态职业伤害保障试点。坚决防止和纠正性别、年龄等就业歧视,着力解决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突出问题。增强公共就业服务针对性。继续开展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共建共享一批公共实训基地。使用1000亿元失业保险基金支持稳岗和培训,加快培养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急需人才,让更多劳动者掌握一技之长、让三百六十行行行人才辈出。”

2021年12月28日,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通报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时介绍,2021年12月8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强化就业优先导向,提高经济增长的就业带动力,解决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问题。我们必须科学研判形势,清醒认识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一方面我们要坚定信心,我国经济韧性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稳就业工作的基础是坚实的。

另一方面,王辉介绍,我们也要充分认识到面临的困难和挑战:一是经济发展压力增大。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这些压力会对就业产生影响。二是毕业生规模持续增加。2022届高校毕业生预计达到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规模和增量均创历史新高。三是疫情对就业的影响仍在持续。当前部分行业和企业生产经营还没有恢复到疫情前的水平。就业市场用人需求还存在不确定性,部分中小企业扩大吸纳就业的能力下降,散发疫情对校园招聘活动产生不利影响。四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尚未得到根本缓解。存在“就业难”与“招人难”并存的现象,不同专业、行业和地区间用人需求差异较大。综合研判,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复杂。我们将切实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千方百计确保毕业生就业局势稳定。

“当前,2022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王辉在发布会上呼吁,“也希望社会各界积极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营造全社会共同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