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者戴上口罩上街宣传,劝导群众“罩”顾好自己;开通“绿色通道”,为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种提供周到服务;志愿者将各类爱心物资清点分装,作为慰问品送到有需要的家庭……连日来,大岭山扎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时刻保持状态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宣传:志愿者上街宣传嘱咐群众佩戴口罩
科学佩戴口罩,是预防疫情扩散最重要、最有效的防控手段之一,可以有效降低感染新冠病毒的风险。
连日来,大岭山镇“七彩马甲志愿者”戴着印有东莞logo的kf94口罩,再次来到大家身边。在大岭山镇中心的繁华街道、商店商铺、物业小区、美团外卖员等候点等各类公共场所,各种颜色马甲的志愿者走进群众中,嘱咐群众正确佩戴口罩,同时耐心地提醒群众近期尽量减少走亲访友,不参加各种聚会、聚餐等活动,在家勤洗手、勤通风,出门戴好口罩、保持社交距离,不信谣、不传谣,科学做好自我防护。
记者了解到,为积极应对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形势,大岭山进一步加强防疫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户外电子屏、候车厅宣传栏、宣传海报、大喇叭、巡逻车等多个宣传渠道,提高群众疫情防控意识,旨在营造疫情防控“人人知晓、人人参与”的浓厚宣传氛围。
在机关单位外、企业内、村道等大型户外宣传栏,大岭山重点宣传防疫口号,强调防疫重要性、紧迫性,时刻保持状态打好疫情防控攻坚战。
该镇运用户外LED屏滚动播放防疫宣传画,并结合不同主题,如节日(春节)、口罩女孩、防疫口号等,投放位于重要交通路口、酒店、村(社区)等户外LED屏。同时,采用微视频(音频)、海报、标语等宣传方式,在各种市民出行的公共场所,把疫情防控融入群众生活,确保基层疫情防控社会宣传入脑入心,营造“防疫宣传、人人有责”的浓厚氛围。
防疫工作人员变身“人肉”大喇叭,走街串巷深入民居,村(社区)巡逻车一边巡逻,一边播放防疫宣传标语,防疫防控知识“声入人心”。

接种:开通60岁以上老人“绿色通道”
为进一步筑牢全民免疫屏障,针对老年人出行不便等情况,大岭山镇强化宣传和服务保障,开通60岁以上老人接种新冠病毒疫苗“绿色通道”,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细致周到的新冠疫苗接种服务。
记者近日在水朗村委会看到,接送老人疫苗接种的专车提前到达现场等候,村委工作人员正在帮老人填写疫苗接种信息登记表,同时详细了解老人的身体状况,严格把好第一关。老人们只需携带身份证乘坐专车,就可以直达大岭山镇专门为60岁以上老年人设置的新冠疫苗临时接种点接种。
经过10多分钟的车程,专车顺利抵达中西医结合医院临时疫苗接种点,在工作人员带领下,老人们经过测温等环节,进入现场接种疫苗。
记者在现场看到,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在现场全力协助老人做好健康信息登记,为老人量血压,提醒老人们相互之间保持安全距离,引导老人有序接种。医务人员为老人提供专业问诊服务,消除老年人疫苗接种的顾虑。
黎丽仪老人71岁了,接种疫苗后告诉记者,“我们老人出行不方便,不会开车也不认识路。现在可好了,政府组织老人来打疫苗,还安排专车接送,又不用我们给钱,而且还派工作人员照顾我们。”
据了解,为推进60岁以上老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大岭山镇不断加强宣传动员,充分利用网络、电视、宣传栏、喇叭、工作人员上门等方式,宣传老人新冠疫苗接种工作的重要性,设置老年人疫苗接种专区、安排专车接送、专人陪同等方式,积极做好老人疫苗接种的各项服务保障工作,全力构建辖区免疫屏障。接下来,大岭山镇还将逐户排查辖区60岁以上人群接种新冠疫苗情况,并建立台账,确保新冠疫苗接种“应接尽接”。

居家隔离:关爱与温情不断
精品书籍小零食、数字DIY减压油画、绿色的童趣袋子、多种颜色马甲的志愿者们……这些会让你想到什么?
近日,一批批物资就陆陆续续被运送到大岭山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志愿者及时清点物资,分装着物品,为医学观察人员定制爱心慰问品。
这次送去“减压醒脑”礼包除了有精品书籍和小零食外,还有数字DIY减压油画,七彩马甲志愿者将230份“减压醒脑”礼包分三组送至各个集中医学观察点,委托工作人员派发至医学观察人员手中。疫情无情人有情,隔离隔不断温情与关爱,本次活动为第一次关爱活动,第二次活动将于下周进行,七彩马甲志愿者将继续赠送爱心礼品。
一直以来,大岭山镇委、镇政府关心关爱医学观察人员,为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让他们以积极心态面对疫情,生活更加充实、阳光。
从去年开始。依托大岭山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大岭山联合疫情指挥中心、工会、团委、妇联、图书馆、文化服务中心、体育管理服务中心等部门,开启“云服务”“疫”路陪伴你——大岭山镇关爱医学观察人员系列活动,根据不同年龄、职业的医学观察人员,为他们送上如手工蛋糕、零食盲盒、益智玩具、精品书籍等贴心有爱的慰问品,让他们度过有趣、有温度的隔离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