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她力量②|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蓝嘉怡:“不会那么容易倒下,后面还有群众等着我们”

作为一名刚刚参加工作1年时间的“00后”医务新兵,面对疫情,蓝嘉怡说,刚开始还是有一点忐忑的,但面对井然有序排队等候检测的群众,各位同行前辈们不怕苦不怕累一直坚守岗位,自己就充满了力量,“我在队伍中比较年轻,体力更好,我想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她直言,面对这次疫情,大家一起干劲冲天,累并快乐着工作的经历,将让她永生难忘。

临时通知赶赴一线,新兵护士有担当

蓝嘉怡是一名来自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护士,日常工作是做好患者各项基础护理工作和生活护理,同时做好护理文书的书写,未曾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走上抗疫前线,但当那一天到来时,自己也非常坚定地接受了任务。

2月25日,医院在10:30接到紧急通知,需立刻集结75名医务人员分赴大朗镇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当时接到通知时,蓝嘉怡先愣了一会儿,还没反应过来,但立马就振作了精神,整装出发。

蓝嘉怡向记者说明当时的想法,“刚开始还是有一点忐忑的,之前没经历过,但马上就下定决心,好好干!”她补充说道,报备给家人时,家人的话也给她很大信心和鼓励“他们非常支持我参加这次的抗疫工作,并且嘱咐我要保护好自己才能帮助到更多人!”作为家里的孩子,父母的叮嘱给她注入更多信心和力量。

同行女性医务人员是战友,更是榜样

如期到达大朗镇长富社区后,领队张红副院长和护理部陈慧主任经与当地工作人员协调沟通,便争分夺秒委派医务人员分批分点开展核酸采样工作。

蓝嘉怡介绍说,自己主要负责在一线为群众进行核酸采样工作。“每天约需要为6000名群众采样,一般工作时长7—8小时。”通常中午12点一直要到19点多结束,在完成大规模核酸检测工作后,还要深入社区开展扫楼采样工作。

在气温日渐回暖的3月,穿着防护衣的医务人员要在高温和闷热的挑战下坚持工作数小时,当场的男同胞们不无担心,总想让女同事们多休息一下。

“有一次,全场一共8名采样医务人员,其中女性就占了7名,每当组长问她们是否需要替换时,在场的女性医务人员都坚定地说‘我们不会那么容易倒下,后面还有群众在等着我们呢!’”。

听到哥哥姐姐们的回应,蓝嘉怡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心,充满力量。她说自己为能成为这8名采样医务人员中的一名而感到骄傲,同时,这群和自己并肩作战的姐姐们早就为自己树立的榜样。

“我是最小的,体力更好,所以我应该多出一份力!”蓝嘉怡向组长回应道,她希望让姐姐们及时下场休息,让自己坚持到最后。

蓝嘉怡说,这样干劲冲天、累并快乐着的工作氛围将让她永生难忘。

收获远比付出多,累并快乐着工作

在谈及抗疫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蓝嘉怡说,那就是让自己GET到了新技能——从刚开始面对幼儿不配合、哭闹,自己束手无策,感觉被他们打败,再到后来,“轻易拿下”,孩子们乖乖听话,还对她笑脸、挥手“掰掰”,蓝嘉怡不无得意地说,自己已掌握了秘诀。

“这次的抗疫给我最大的收获是,逐步掌握到如何更好地应对一些对采样具抵触心理、较抗拒的群众的方法。除了常规让受检者做好采样的标准动作外,通过语言的沟通,让他们逐步消除抵触心理,也是有技巧的!”例如遇到对采样较抗拒的儿童,一般就会告诉他们:“这个‘是棒棒糖’来的哦,姐姐今天特意给你们加了糖的,放进去嘴巴甜甜的,你张大嘴巴姐姐给你试试。”通过这个沟通的小技巧,就能更好做好幼儿的采样工作,“我发现换位思考、重沟通,掌握一些比较好的沟通方法、技巧,的确非常重要!”蓝嘉怡补充说道。

经过这次参与一线抗疫工作,蓝嘉怡说自己的收获远远大过付出,作为女性,她认为参与抗疫有天生优势。除了及时高效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外,还能更好做好隔离人员的心理疏导工作,尤其是隔离儿童的心理疏导以及照顾工作。

“我们可以用更细腻的情感和别人沟通,共情能力、亲和力强,这能让隔离人员,尤其是儿童更好地放下戒备心理,这为后续心理疏导工作更好开展打下良好基础。”

蓝嘉怡说,未来除了做好自己本职工作外,也希望有更多机会帮助隔离儿童做力所能及的心理疏导,她笑称,和孩子们在一起,自己也还是个“00后”的孩子。

/个人简介/

蓝嘉怡:暨南大学附属第六医院(东莞市东部中心医院)神经外科的护士,工作年限:1年,2021年11月参与东莞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筛查及干预项目,支援东莞抗疫。